
向百姓征收賦稅。《陳書·徐敬成傳》:“坐於軍中輒科訂,并誅新附,免官。”
“科訂”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差異較大的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和上下文區分:
一、曆史文獻中的核心含義(主流解釋) 指向百姓征收賦稅,源自《陳書·徐敬成傳》的記載:“坐于軍中辄科訂,并誅新附,免官。”。該用法屬于古代漢語詞彙,現代已較少使用。
二、現代引申義(少數來源提及)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網)将其解釋為“科學訂正”,即對科學理論或觀念進行修正更新。但此釋義缺乏古籍佐證,可能是現代語言演變中的新造詞義。
建議參考方向:
《科訂》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為審定、确定或核定。這個詞通常用來表示某種事物或觀點已經經過認證或确認。
《科訂》可以拆分成兩個部首:矢和言。其中,矢是指箭矢,言是表示語言、說話的意思。整個詞共有10個筆畫。
《科訂》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這個詞的繁體是「科訂」。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科訂」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起初,「科」字的右側沒有橫折,而是以一根直線結束;「訂」字的上面沒有橫折,形狀更加簡單。
以下是一些使用「科訂」的例句:
以下是一些與「科訂」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