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百姓征收赋税。《陈书·徐敬成传》:“坐於军中輒科订,并诛新附,免官。”
科订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构词法角度解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指出“科”在古汉语中可指法律条文或规章条例,如《唐律疏议》中“科条既备”;“订”则指考订、修订,如《说文解字注》中“订,平议也”。二字组合后,该词多指对规章制度的系统化制定与修订,常见于古代法典编纂或学术考据领域。
根据《辞源》(第三版)的类义词分析,科订在明清文献中多用于描述科举制度的细则制定,例如《明会典》记载“礼部科订试院规条”。现代语言使用中,该词逐渐被“制订”“修订”等现代汉语词汇替代,但在历史文献研究、法学典籍考据等专业领域仍具学术价值。
需特别说明的是,当前权威辞书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收录该词条,其使用范畴限于特定历史语境或专业研究。建议读者在历史文献解读时,结合上下文语境确认具体指向,如遇典籍用例可参考中华书局《二十四史校注》等专业注本进行印证。
“科订”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差异较大的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和上下文区分:
一、历史文献中的核心含义(主流解释) 指向百姓征收赋税,源自《陈书·徐敬成传》的记载:“坐于军中辄科订,并诛新附,免官。”。该用法属于古代汉语词汇,现代已较少使用。
二、现代引申义(少数来源提及)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网)将其解释为“科学订正”,即对科学理论或观念进行修正更新。但此释义缺乏古籍佐证,可能是现代语言演变中的新造词义。
建议参考方向:
白幕变温动物産妇缠陷城垒痴拙淳熟存思当面输心背面笑登台阨室方扬富国强兵付任稿本沟陌官俸诡丑郭家金穴国谟憨子鹤归黑氓合约花罗计念金律旧落咎誉机修军容使科斗籍昆弟之好陆沈密举弄斤操斧驽蹄排缵軿罗衣僻澁佥坐桡法三宰栅极神獒师放使酒駡座士君子饰让书会腾声飞实徒步土梗托子玩弄飨馈闲盘儿消减消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