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考問的意思、考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考問的解釋

拷打審問。《東觀漢記·和熹鄧皇後傳》:“宮中亡大珠一篋,主名不立,念欲攷問,必有不辜。”


(1).考查詢問。《漢書·董仲舒傳》:“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考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 艾蕪 《印度洋風土畫·仰光港上》:“中年胖商人就一眼望着年輕人,仿佛學校的教員在考問學生,立刻逼着回答一樣。”

(2).拷問。《史記·伍子胥列傳》:“ 平王 乃召其太傅 伍奢 考問之。”《後漢書·皇後紀上·和熹鄧皇後》:“宮中亡大珠一篋,太後念,欲考問,必有不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考問是漢語中具有複合語義的動詞性詞彙,其核心含義包含“考查”與“質問”的雙重行為特征。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該詞可拆解為以下層次:

  1. 發音與詞性

    标準讀音為“kǎo wèn”,屬動賓式合成詞,在句子中通常作謂語,例如:“老師考問學生曆史事件細節”(來源:《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2. 結構分析與曆史溯源

    該詞由“考”(本義為推究、查核)和“問”(詢問、責詢)構成,最早見于先秦文獻,如《禮記·學記》中“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的注解,體現古代教育中對學習者思維能力的檢驗(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

  3. 現代語義解析

    • 考查驗證:指通過提問或測試檢驗知識掌握程度,例如司法考試中對法律條文應用的考問(來源:《法律術語詞典》)。
    • 嚴厲追問:在特定語境下引申為帶有壓力性質的盤查,如《紅樓夢》第三十四回中“賈政考問寶玉行蹤”的情節(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紅樓夢》評注本)。
  4. 近義與反義關聯

    近義詞“诘問”側重嚴厲責問,而“考問”更強調事實核查;反義詞“放任”則構成行為對立關系(來源:《同義詞反義詞詞典》商務印書館)。

網絡擴展解釋

“考問”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有兩種含義:

  1. 考察詢問
    指通過提問來檢驗對方的知識、能力或對某事的了解程度。例如:

    老師通過隨堂考問,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
    這種用法常見于教育或學術場景,強調“測試”性質。

  2. 嚴厲追問
    在特定語境中(如古漢語或文學表達),可引申為嚴厲追問真相或細節,接近“拷問”,但程度較輕。例如:

    他面對記者的考問,最終坦白了事件經過。
    需注意:現代漢語中表達“嚴厲審問”時更常用“拷問”(含物理或精神壓迫的意味),而“考問”側重口頭提問。

辨析建議

是否需要進一步分析具體使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敗覆筆管樹不磷不缁抽紗服裝賜沐叢莽大穢打瞌睡黨伍大雅得步進步地衣植物凡境飯米肥膩豐才幹贽躬逢其盛夠瞧的顧靳海報後绲滹沲護兒剪彩焦阬家小嘉澤傑立輯集景迹舉手投足籃脅離鶴鯉魚風名不符實牛蒡偏壅遣愁索笑譴辱清剿日毂日炙風吹上田賞贈神縣石城湯池睡國熟軟素茶坦氣投綸玩縮微熹缊巡下保遐慨橡膠崄岨小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