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睡國的意思、睡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睡國的解釋

《列子·周穆王》:“西極之南隅有國焉……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後因以“睡國”謂睡眠的境界。 清 錢謙益 《次韻戈三莊樂六十自壽詩》之一:“醉鄉祇恐愁侵迸,睡國長憐夢破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睡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解析:

一、原典出處與基礎含義

  1. 詞源背景
    該詞最早出自《列子·周穆王》,描述了一個虛構國度:“西極之南隅有國焉……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覺,以夢中所為者實,覺之所見者妄。”
    此處“睡國”指代一種以睡眠為主導的虛幻境界,居民将夢境視為真實,而清醒時的世界反被看作虛妄。

  2. 引申意象
    後世文人(如清代錢謙益)常借此典故比喻“睡眠的境界”,或暗含對現實與虛幻的哲學思考。

二、現代引申與比喻義

部分現代解釋(如《查字典》)将“睡國”擴展為社會隱喻,形容國家或群體處于停滞、愚昧的狀态,如教育落後、思想保守、科技發展遲緩等。此用法強調社會整體缺乏進步動力,類似“沉睡未醒”的比喻。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典文獻或現代用例,可參考《列子》原文及相關文學評論。

網絡擴展解釋二

睡國的意思

《睡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長時間連續地睡覺,沒有精力進行任何事情。這個成語比喻某個地方或某個時期的人們整天懶散、無為而安、沒有進取心。

拆分部首和筆畫

《睡國》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目”和“囗”,其中的“目”是部首,表示與眼睛相關的字,而“囗”則代表一個圍起來的區域。此外,《睡國》這個成語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和繁體

《睡國》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清代劉墉的《養正堂讀書雜錄》一書中,後來被人們廣泛引用和流傳。在繁體字中,睡國的寫法為「睡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睡國的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即采用了「睡國」這兩個字,不過拆分部首的規則可能略有不同。例如,在古代有時會将整個成語的拆分部首都歸入一個部首,如将它的部首歸為「宀」,表示與頭部相關的字。

例句

他沉迷于遊戲中,整天像個睡國一樣無所事事。

組詞

睡眠、睡前、睡袍、覺眠

近義詞

懶散、無所事事、遊手好閑

反義詞

奮發、積極、努力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