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剀直的意思、剀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剀直的解釋

懇切直率。《明史·傅好禮傳》:“嘗陳時政,請節遊宴……又上崇實、杜漸諸疏。語皆剴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剀直(kǎi zhí)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剀”和“直”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言辭或态度切中事理、直率而不迂回,強調實事求是、坦率中肯的表達方式。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述其釋義與用法:


一、單字溯源與複合詞義

  1. 剀(kǎi)

    《漢語大詞典》釋“剀”為切中事理、切實,如“剀切”(切合實際)、“剀詳”(詳盡切實)。其本義與剖析事理、直指核心相關。

    例:《說文解字注》引申“剀”含“規勸”之意,強調以理服人。

  2. 直(zhí)

    《現代漢語詞典》釋“直”為不彎曲、坦率、公正,如“直言”“正直”,側重态度不掩飾、不繞彎。

  3. 複合義“剀直”

    結合二者,“剀直”形容言語或行為既切中要害又坦率無隱,區别于單純的耿直或尖銳,更注重基于事實的直抒己見。

    例:清人章學誠《文史通義》評“其文剀直而明辨”,指文章直切事理且邏輯清晰。


二、權威詞典釋義


三、近義詞辨析


四、經典用例

  1. 《明史·海瑞傳》:

    “瑞生平為學,以剛為主,自號剛峰,天下稱剛峰先生。其言剀直,行己清嚴。”

    (形容海瑞言論切中時弊、正直不阿。)

  2. 梁啟超《變法通議》:

    “上書剀直,力陳變法之亟。”

    (指奏章直指要害且論據切實。)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Z].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 商務印書館, 2016.
  3.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Z].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4. 張志毅. 《漢語近義詞詞典》[Z]. 商務印書館,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剀直”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kǎizhí,其核心含義為懇切直率。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剀直”形容言辭或态度既懇切又直率,常用于表達真誠坦蕩的交流方式。例如,《元史·朵羅台傳》中提到“其辭剀直”,即指言辭懇切直接。

  2. 出處與文獻例證

    • 在《明史·傅好禮傳》中,傅好禮曾以“剀直”的谏言陳述時政,主張節制遊宴等。
    • 漢典《剀的解釋》也引用了《元史》的用例,強調其與事理完全吻合的特點。
  3. 綜合釋義
    該詞由“剀”(本義為切實、中肯)與“直”(直率)組合而成,既包含内容貼合實際的嚴謹性,又體現表達方式的坦率不迂回。

  4. 相關詞彙擴展

    • 剀切:指言論與事實或道理完全契合(如“剀切詳明”)。
    • 剀到:表示切實周到,常用于形容分析或建議的細緻性。
  5. 應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語境,如曆史文獻中對臣子谏言的描述,或現代書面語中強調真誠而直接的溝通态度。

“剀直”融合了懇切與直率雙重特質,既要求内容真實合理,又注重表達方式的坦蕩,適用于強調真誠溝通的場合。

别人正在浏覽...

抱恨黃泉奔霆貶秩不良才部伍才贍暢揚恥懼沖阸崇化醇聽措大導論冬寒嘟嘟度日如年迩僚煩亂浮梁規行矩步黃袍加體畫翟蹇傲椒糈解池繼美靜晏泬若況迺虧敗褲纨勒迫靈亮路車路向露胔蘑菇雲内侄女乜乜些些跑圈前埭愀然無樂旗鼓相當慶忌冠秋岚卻敵樓群體擅斷生拉硬扯生油深阻詩鈔收拔水底撈月貼納韈系文藝家烏闌銷聲匿影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