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卻敵樓的意思、卻敵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卻敵樓的解釋

亦作“卻敵樓”。 晉 代設在宮城内的更樓。《南齊書·百官志》:“宮城諸卻敵樓上本施鼓,持夜者以應更唱, 太祖 以鼓多驚眠,改以鐵磬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卻敵樓”是古代建築中的一種防禦性設施,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卻敵樓是晉代宮城内設置的更樓,主要用于夜間報時與警戒。其名稱中的“卻敵”意為擊退敵人,暗示其兼具防禦功能。

2. 結構與功能

3. 曆史文獻記載
《南齊書·百官志》明确提到:“宮城諸卻敵樓上本施鼓……改以鐵磬雲”,印證了其存在與演變。宋代詩人宋庠的詩句“城摧卻敵樓”也側面反映了其曆史痕迹。

4. 延伸說明
“卻敵樓”并非獨立建築,而是宮城防禦體系的一部分,與城牆、城門等共同構成夜間值守系統,兼具報時與示警雙重作用。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詞典與曆史文獻,若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南齊書》原文或相關建築史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卻敵樓的意思

《卻敵樓》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能夠迎擊敵人的樓閣。在古代戰争中,卻敵樓被用來設置在城牆上或要塞内,以便觀察和排斥敵軍的進攻。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卻敵樓》由兩個部首組成。

卻:走讠部(辶)和去部(去),總共5畫。

敵:攴部和阜部,總共9畫。

樓:木部和婁部,總共13畫。

來源和繁體

《卻敵樓》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吳越春秋·閑愁》:“賜之辭曰:吾聞汝者,偷氣驕狂,尚不能敵樓軒車。”從此可見該成語的使用已經很久了。

在繁體字中,卻敵樓的寫法為「卻敵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卻敵樓的寫法稍有不同。卻字的舊寫法為「卻」,敵字的舊寫法為「敵」,樓字的舊寫法為「樓」。

例句

1. 軍隊利用卻敵樓觀察敵軍動态,做好防守準備。

2. 這座卻敵樓仿佛巍峨的守護者,鎮守着城市的安全。

組詞

1. 卻敵:阻擊敵人的意思。

2. 樓台:高大的建築物,用來亭望、觀察等。

3. 防禦:阻止敵人進攻的行動或措施。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防守樓、戍樓。

反義詞:進攻樓、攻敵樓。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