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荒廢光陰。《左傳·昭公元年》:“主民,翫歲而愒日,其與幾何?” 宋 陳造 《即事》詩:“問俗即今防愒日,來時撫事錯銷魂。”
(2).珍視時光。 晉 陶潛 《自祭文》:“惟此百年,夫人愛之,懼彼無成,愒日惜時。”
“愒日”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字形、讀音及語境綜合理解:
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等權威工具書,結合具體語境進一步确認詞義。
愒日是一個漢語詞彙,它通常用來形容人們因為某種原因而感到不滿、郁悶或不安。這個詞在口語中使用較為頻繁,特别在年輕人之間。
愒日由爪部的忄字旁和日字組成。其中,忄字旁表示心,日字則表示時間。這個詞共有10個筆畫。
愒日的來源比較複雜,它在漢字中的使用并不常見。一種說法是這個詞的來源于網絡用語,它在網絡上流傳很廣。另一種說法是它可能起源于方言或口語中。
愒日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愒日」。
在古代中國,愒日的漢字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由于該詞的使用并不廣泛,我們很難确定其準确的古代寫法。
1. 我今天碰到了好幾個事情都讓我愒日得不行。
2. 這個項目一直拖拖拉拉的,真是愒日人。
3. 老闆總是改變計劃,讓我們真是愒日透了。
愒日并沒有太多的相關組詞,這個詞一般獨立使用。
1. 煩躁
2. 不爽
3. 不滿
1. 快樂
2. 滿意
3. 舒適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