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阮的意思、擘阮的詳細解釋
擘阮的解釋
謂彈琴。阮,阮鹹,撥弦樂器,形似月琴,豎抱懷中,用兩手齊奏。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德行文章沒包彈,綽有賦名詩價。選甚嘲風詠月,擘阮分茶。” 清 顧景星 《<楝亭集>序》:“弧騎、劍槊、彈碁、擘阮悉造精詣。”
詞語分解
- 擘的解釋 擘 ò 大拇指:擘畫(計劃,布置。亦作“擘劃”)。擘窠(指在印章或石碑上用直線劃出來的方格子,以使刻寫的字整齊)。巨擘(喻傑出的人物)。擘肌分理(喻分析事理很缜密)。 擘 ā 同“掰”。 筆畫數:
- 阮的解釋 阮 ǎ 〔阮鹹〕一種弦樂器,柄長而直,略象月琴,四根民弦,現亦有三根弦的。傳說因中國晉代人阮鹹善彈此樂器而得名。簡稱“阮”。 〔大小阮〕中國晉代阮籍和他的侄兒阮鹹并有盛名,同為“竹林七賢”,世稱“大小
網絡擴展解釋
“擘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基本詞義
指彈奏阮鹹(樂器)的行為。其中:
- 擘(bò):本義為“分開、彈撥”,此處引申為演奏動作;
- 阮:即“阮鹹”,中國古代一種撥弦樂器,形似月琴,豎抱于懷中,用雙手撥奏。
2.樂器特點
阮鹹的特點包括:
- 形制:共鳴箱呈圓形,琴杆長,形似現代月琴;
- 演奏方式:需豎抱于懷中,雙手并用彈奏,音色渾厚柔和。
3.文獻用例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學:
- 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提及“擘阮分茶”,展現文人雅趣;
- 清代顧景星在《楝亭集》序中,将“擘阮”與劍術、棋藝并列,形容技藝精湛。
4.文化關聯
“擘阮”常用于描述古代文人的藝術修養,與“分茶”“賦詩”等共同構成雅緻生活的意象,反映傳統士大夫階層的審美情趣。
注:阮鹹相傳為魏晉名士阮鹹所創制,後成為漢唐樂府中的重要樂器。現代民樂中仍有改良後的阮族樂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擘阮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段落一:擘阮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
擘阮(bò ruǎn)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了解、明白”。拆分部首和筆畫為木(mù)和阝(fù),總共有11個筆畫。
段落二: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
擘阮一詞源自古代漢語,屬于傳統的漢字詞彙。在繁體字中,擘阮的寫法為擘關(bò guān)。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因字形演變,可能存在多種古體寫法,具體需要查閱古代典籍以确定。
段落三:例句
以下是一些使用擘阮的例句:
1. 他終于擘阮了這個難題的答案。
2. 我們需要更深入地擘阮這個問題的本質。
3. 請擘阮這個計劃的風險和利益。
段落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擘阮可以用來組成其他詞彙,例如:擘劃(bò huà)和擘摸(bò mō)。近義詞可以包括了解、理解、理會等。反義詞可以包括不了解、不理解、不明白等。
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