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锔子的意思、锔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锔子的解釋

用銅或鐵打成的扁平的兩腳釘,用來連合破裂的器物。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锔人》:“但見遍身骨節,及節皮當聯絡處,有肉鋦子,長二寸,闊五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锔子”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jū zi,主要指一種傳統的手工修補工具,常用于修複陶瓷、陶器等器皿的裂縫或破損。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2.用途與工藝


3.文化意義


4.相關詞彙辨析


5.現代應用

隨着工業化發展,锔子逐漸被膠水、焊接替代,但傳統锔瓷技藝仍在非遺保護和手工藝領域留存,并融入現代設計。

如果需要更深入的曆史或工藝細節,建議查閱傳統手工藝相關文獻或紀錄片。

網絡擴展解釋二

锔子的意思

锔子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瓷器修補或金屬物件修補的含義。它通常指的是修補碎裂或破損的物品,特别是瓷器。

拆分部首和筆畫

锔子的部首是钅(金屬),它的筆畫數是12畫。

來源

锔子的來源與瓷器修補有關。古代瓷器容易破損,為了修複破碎的瓷器,人們使用金屬制成的小塊,将破裂的部分粘合在一起。這種金屬塊就是锔子,所以這個詞彙延伸出了修補瓷器的意義。

繁體

锔子的繁體字為鐢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中,锔字的形狀與現代有所不同,锔字的原始形态為「釒」和「山」的結合,表示锔子是通過加工金屬形成的。

例句

1. 奶奶拿出锔子,小心翼翼地修補了那隻碎了的瓷盤。

2. 他不小心摔碎了杯子,隻能用锔子将它修好。

組詞

锔具、锔縫、锔瓷、锔補

近義詞

修補、補綴、修複

反義詞

破碎、破裂、損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