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舉枉措直的意思、舉枉措直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舉枉措直的解釋

起用奸邪者而罷黜正直者。語出《論語·為政》:“舉枉錯諸直,則6*民不服。” 邢昺 疏:“舉邪枉之人用之,廢置諸正直之人。”按,錯,同“ 措 ”。《後漢書·逸民傳·梁鴻》:“競舉枉兮措直,鹹先佞兮唌唌。”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學士記》:“以君父之遇若如是,而猶舉枉措直可乎哉?”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舉枉措直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舉枉措直(jǔ wǎng cuò zhí)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成語,現多用于批判用人不公、颠倒黑白的現象。其核心含義為提拔奸邪小人,貶抑正直之士,反映了政治或社會環境中道德與才能的錯位。以下從釋義、出處、用法三個角度解析:


一、字義解析

  1. 舉:提拔,任用。
  2. 枉:彎曲,引申為邪曲不正之人(《說文解字》:“枉,邪曲也”)。
  3. 措:通“錯”,放置,安排(《古代漢語詞典》釋“措”為“安置”)。
  4. 直:正直,喻指德行端正之人。

    整體釋義:将奸邪者置于高位,使正直者屈居下位。


二、經典出處與背景

此成語化用自《論語·為政》:

孔子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譯文:推舉正直者置于邪曲者之上,百姓便信服;若推舉邪曲者壓制正直者,百姓便不服。)


三、用法與引申

  1. 批判性語境:

    多用于揭露制度腐敗或領導失察,如:“公司高管任人唯親,舉枉措直,緻使人才流失。”

  2. 曆史文獻佐證:
    • 《後漢書·楊震傳》載“白黑溷淆,清濁同源”,暗喻“舉枉措直”之弊(《二十四史全譯》第12冊)。
  3. 現代引申:

    泛指一切違背公平正義的選拔機制,如學術評審、職場晉升中的不公現象。


四、權威詞典釋義


結語

“舉枉措直”不僅是一個語言化石,更是貫穿中國曆史的警世箴言。其價值在于揭示:當道德坐标被颠倒時,社會根基必然動搖。今日用之,仍可針砭時弊,呼喚用人唯賢的公道。

典籍原文(楷體強調):

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 ——《論語·顔淵》

網絡擴展解釋

“舉枉措直”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要點進行解釋:

1. 基本釋義


2. 出處與背景


3. 用法與語境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5. 延伸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論語》原文或相關曆史評注。

别人正在浏覽...

悲翁筆調鄙疆陳言老套創謀雛兒捶鈎丹愚倒馬調歪防弭覆谛腐心縛絷坩埚高壓臯舟寒羊合奏紅勒帛畫采滑刺溜黃銅花園見紅結童哜哜嘈嘈巨識拘脅狂燒燎若觀火靈桃六趣輪回六言詩梅什兒民意測驗能幹黏蟲牛吏辟帶潛火起舵氣恨恨七孔針崷崪三資勝流舍身飼虎戺陛師事松懈送元二使安西唐王太極拳同脈土壤水衛星雲圖無敵手險浮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