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繁茂。《楚辭·離騷》:“冀枝葉之峻茂兮,願竢時乎吾将刈。” 王逸 注:“峻,長也。”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宗經》:“根柢盤深,枝葉峻茂。”
“峻茂”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和用法:
字面含義
“峻”指山勢高而陡峭(如“險峻”);“茂”意為草木繁盛或事物豐美(如“根深葉茂”)。組合後形容山勢險峻且植被茂盛的自然景觀,也可引申為事物的繁榮興盛。
文學意象
常見于古典詩文,如郦道元《水經注》中“清榮峻茂”描述三峽春冬時節的山水交融之景,體現自然生機與壯美。屈原《離騷》中“冀枝葉之峻茂”則比喻對品德或事業的蓬勃期望。
自然描寫
多用于描繪山嶺險峻與植被豐茂的景色,例如:
“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 (郦道元《三峽》)
抽象引申
可比喻事業、學識的繁榮,如劉勰《文心雕龍》以“枝葉峻茂”形容學問根基深厚後的發展。
人名寓意
作為名字時,“峻”象征堅定、高潔,“茂”代表才德兼備,整體寓意目标明确、獨立有為。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或文化内涵,可參考《楚辭》《文心雕龍》等文獻原文,或查閱網頁中的具體例句。
《峻茂》是一個詞語,表示形勢難得的嚴峻而繁茂。
《峻茂》的部首是山(山字頭),由兩個部首組成。拆分後的部首分别是峻(廿十刂)和茂(艹卩)。
峻的筆畫數為10畫,茂的筆畫數為9畫。
《峻茂》這個詞來自于中國古代文獻,并在現代漢語中流傳和使用。
《峻茂》的繁體字是「峻茂」,沒有發生變化。
在古代,峻和茂的寫法可能有一些差異,但基本的結構和形态保持不變。
山勢峻茂,景色宜人。
這片土地的自然資源豐富,生态環境峻茂。
峻嶺、茂密、峻谷、茂盛、峻拔、茂林
險峻、繁茂、蔥茏、茂盛、勃勃
平坦、貧瘠、稀疏、衰敗、凋零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