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柏操的意思、柏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柏操的解釋

亦作“栢操”。謂夫死不嫁的節操。 清 錢謙益 《母旌表節婦常氏贈安人制》:“蘭儀永謝,栢操有聞。”參見“ 柏舟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柏操是漢語中特指婦女守節不嫁的品德操守,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柏操指寡婦矢志守貞、不改嫁的節操。《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夫死不嫁的節操”,源自柏樹經冬不凋的象征意義。柏樹四季常青,古人以“歲寒後凋”比喻堅貞品格,如《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二、語源考據 該詞典出《詩經·鄘風·柏舟》,詩中以“泛彼柏舟”起興,描述共姜自誓守節之事。漢代毛亨注疏曰:“《柏舟》,共姜自誓也。衛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故作是詩以絕之。”後世遂以“柏舟之誓”代指守節。

三、文化内涵 柏樹作為文化符號包含雙重意象:其木質堅硬象征節操不屈,《莊子·讓王》稱“柏且冬生,猶有勁挺”;其長青特性則被《群芳譜》記載為“柏,陰木也,能持久,故字從白,白者西方正色也”。雙重特質共同構建了“柏操”的倫理意涵。

四、曆史引用實例 《後漢書·列女傳》記載皇甫規妻拒董卓逼婚時自稱“柏操冰霜”,《清史稿·列女傳》亦載柏舟苦節者四百四十餘人,均以柏樹喻志。此類文獻記載為詞語提供了權威用例。

網絡擴展解釋

“柏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婦女在丈夫去世後堅守不再改嫁的節操,強調對婚姻的忠誠與貞節。這一概念源于傳統倫理觀念,常見于古代文獻。

  2. 詞源與構成

    • “柏”:象征堅貞,可能源自《詩經·鄘風·柏舟》中“柏舟”的意象,比喻矢志不渝。
    • “操”:指操守、品德,組合後特指守寡不嫁的行為規範。

文化背景

該詞反映了古代社會對女性貞節的推崇,多見于表彰節婦的文獻中。例如清代錢謙益在《母旌表節婦常氏贈安人制》中寫道:“蘭儀永謝,柏操有聞。”

現代視角

需注意,“柏操”屬于曆史語境下的道德标準,與現代價值觀存在差異。如今更強調個人選擇與平等,而非單方面的貞節約束。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節操觀念的文化演變,可參考《柏舟》等經典文獻或相關曆史研究。

别人正在浏覽...

財政超重元素赤人道家流敵面摁倒葫蘆瓢起來非奇鳳凰池副封賦役汗水哼兒哈兒紅纓帽荒沈诙谑禍福有命湖陰嘉寵箭矢薦亡薦主幾幾敬中舊情巨富跼躬儁髦客子空頭敕曠奧哐當曠卒蘭桂勞身焦思連鄣碌碌終身漫刺耐穿甯丁披誦劈先裡牆籬錢流氣動宂局散犯商功牲醪適罰詩壇祭酒詩圖黍累絲絕宋盧妄語五辭險士小廣播小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