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急徵的意思、急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急徵的解釋

1.緊急征召。 唐 方幹 《獻王大夫》詩之一:“早赴急徵來鳳沼,常陪内宴醉龍樓。”《舊唐書·崔彥昭傳》:“獨推元老,曾請急徵,以守道而自臻,實榮親之最重。”

2.急诏赴獄。 清 錢謙益 《書鄒忠介公賀府君墓碑後》:“ 楊公 被急徵。語所親曰:‘ 江 左更安得一 賀知忍 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急徵”是一個古漢語詞彙,讀音為jí zhēng,其含義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類:

1.緊急征召

指因突發情況或緊急事務,官府或朝廷迅速召人執行任務。

2.急诏赴獄

指突然被诏令逮捕入獄,多與政治案件或突發事件相關。

其他注意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急徵

急徵是一個中文詞語,拆分成兩個部首:忄(心)和壬(人),共有14個筆畫。在《康熙字典》中,急徵被收錄在鹹部字中,表示“緊急征召”。急徵是繁體字,其簡化字為急征。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急徵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在金字旁加一豎長豎,即為急。而徵的寫法則為“出”字的左邊加上一個“彳”字。這種古代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以下是一個關于急徵的例句:

部隊接到軍令後,立即急徵新兵參加叛軍鎮壓。

急徵可以與其他詞語組合成新詞,例如:

- 急徵書信(緊急征收信件)

- 急徵人才(緊急征集人才)

與急徵意思相近的詞語是緊急招募、緊急征用,意思都是迅速征集人員。相反地,反義詞是放緩、延遲,表示行動減緩或推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