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君史的意思、君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君史的解释

(1).随侍国君记事的史官。 唐 元结 《说楚何荒王赋上》:“ 梁宠王 召君史问曰:‘史之记事无有遗乎?’”

(2).记述君主世系、史实的书籍。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有国史然后有君史。国史者,君民比并之史;君史者,一姓一代之史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君史”是由“君”与“史”组成的复合词,其含义需结合汉字本义及历史语境综合解读。根据权威汉语工具书释义:

  1. “君”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说文解字》释为“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体现其发号施令的权威地位;
  2. “史”原指记事者,《尔雅·释诂》注“史,记也”,后衍生为历史记载的统称,如《周礼》载“史掌官书以赞治”;
  3. 复合义项可解为“君主相关史事”,如《左传》中“君举必书”即指国君言行需被史官记录,形成“君史”相互印证的关系。现代研究中,该词多用于指代帝王本纪类文献,如《史记·五帝本纪》等帝王统系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

“君史”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解释

  1. 随侍国君记事的史官
    指古代专门负责记录君主言行、国家大事的官员。这类史官需随侍君主左右,确保历史事件的真实性被及时记载。

  2. 记述君主世系、史实的书籍
    指以君主为中心编纂的史书,内容聚焦于帝王世系、政治事件及王朝兴衰,例如传统正史中的本纪部分。


二、扩展理解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提出“君史”与“民史”的对比,认为中国传统史学多属“君史”,侧重记录“一朝一姓兴亡”,而西方史学更注重社会民生(即“民史”)。这一观点揭示了“君史”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核心地位及其局限性。


三、例句与用法


补充信息

别人正在浏览...

叭儿狗板鼓遍体避迁不体成庆成幼充类至尽刺骨语催钱噉饭地大身子调研沸动飞弓风格改本光碟归璧闺训鼓笳加席京运拘教陵茔楼季轮轴陆皮妙楷命蹇冥司闵免排磕旁资朴壹品核权火驱衞渠伊钱衽接啬恡砂灰设辩实付始鸠帅繇水文学暑门说义舒心松树宋毋忌速印机腾黄未遑委知无操戊戌变法岘首碑小肠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