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舌蜜口”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táng shé mì kǒu,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指用甜言蜜語說讨人喜歡的動聽的話,與“甜言蜜語”近義。多用于形容刻意迎合或哄騙他人的言語行為。
該成語最早出自明代戲曲選集《群英類選·海神記·王訴神》中的句子:
“起初時為閑遊,到後來被啜哄,糖舌蜜口隨他弄。”
此句描寫了人物被花言巧語迷惑的情景。
“糖舌蜜口”通過“糖”和“蜜”的比喻,強調言語的甜膩與不真誠,隱含對虛僞奉承的批判。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為褒義。
以上信息綜合了多個權威來源的釋義和例證,如需進一步了解出處原文,可參考《群英類選》相關章節。
《糖舌蜜口》是一個固定搭配詞,意為說話甜言蜜語、口吻和藹動聽。
《糖舌蜜口》的拆分部首是糸、舌、蜜、口。它的總筆畫數為20。
《糖舌蜜口》是一個漢語詞組,源自中國。對應的繁體字為「糖舌蜜口」。
在古時候,「糖舌蜜口」的漢字寫法沒有發生變化。
1. 她對孩子們總是糖舌蜜口,讓他們非常喜歡她。
2. 每當他用糖舌蜜口向她表白,她就會心動。
3.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他總能用糖舌蜜口安慰她。
糖果、舌頭、蜜糖、口感、甜言蜜語。
甜言蜜語、動聽的話、溫情的表達。
冷言冷語、刺耳的話、苦口婆心。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