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格的意思、峻格的詳細解釋
峻格的解釋
高超的格調。 晉 葛洪 《抱樸子·應嘲》:“ 伯陽 以《道德》為首, 莊周 以《逍遙》冠篇,用能标峻格於九霄,宣芳烈於罔極也。” 宋 柳永 《惜春郎》詞:“屬和新詞多峻格。敢共我勍敵。”峻,一本作“ 俊 ”。
詞語分解
- 峻的解釋 峻 ù 山高而陡:高峻。險峻。峻峭。峻拔。 高大:峻德。峻節。 嚴厲苛刻:峻刻。峻厲。嚴峻。嚴刑峻法。 筆畫數:; 部首:山; 筆順編號:
- 格的解釋 格 é 劃分成的空欄和框子:格子紙。方格兒布。 法式,标準: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資格。 表現出來的品質:格調。風格。人格。國格。性格。 阻礙,隔閡:格格不入。 擊,打:格鬥。格殺。 推究:格
專業解析
峻格,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嚴苛的标準或要求,強調一種不容變通、高度嚴格的準則或規範。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字義解析
- 峻:
- 本義指山勢高而陡峭,如《說文解字》:“峻,高而陡也。”引申為嚴厲、苛刻。例如《宋書·顔延之傳》中“峻格”即取此意。
- 格:
- 本義為樹木的長枝條,後引申為标準、法式(《玉篇》:“格,度也,量也”),如“規格”“格律”。在“峻格”中特指行為或品行的衡量尺度。
二、詞義内涵
“峻格”強調超越常規的嚴格标準,多用于形容:
- 道德規範:如對自身或他人品行的嚴苛要求;
- 行為準則:如制度、律法中不容偏差的規定;
- 評價尺度:如批評或考核時的高标準。
三、古籍例證
- 《宋書·顔延之傳》:
“(顔延之)性既褊激,兼有酒過,肆意直言,曾無回隱,故峻格非徒之所忌。”
→ 此處指顔延之因言行苛刻招緻他人忌憚,體現“峻格”含“不容過失的嚴厲标準”之意。
- 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
“持論過嚴,或失之峻格。”
→ 批評學術評價标準過于嚴苛而缺乏包容。
四、近義辨析
- 嚴苛:側重态度嚴厲(如“管教嚴苛”);
- 苛酷:強調殘酷無情(如“刑罰苛酷”);
- 峻格:更突出标準本身的不可逾越性,屬書面化表達。
參考文獻
-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 顧野王《玉篇》(宋刻本)
- 沈約《宋書·顔延之傳》(中華書局點校本)
- 章學誠《文史通義》(上海古籍出版社校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峻格”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高超的格調,常用于形容文學、藝術或人格境界的高遠與獨特。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
- 峻:本義為山勢高而陡峭(如“險峻”),引申為高超、嚴正之意。
- 格:指标準、品格,也可指文學藝術中的格調、風格。
- 組合義:兩字結合後,強調品格或風格的卓越與超然。
-
引申内涵
多用于形容文學作品或人物品性,如晉代葛洪以“峻格”贊美《道德經》《逍遙遊》的思想高度,宋代柳永則用其描述詩詞創作的獨特風格。
二、文獻用例
-
古代典籍
- 晉·葛洪《抱樸子·應嘲》:“用能标峻格於九霄,宣芳烈於罔極也。”
(意為:因此能在極高處彰顯卓越的格調,在無盡中傳播美名。)
- 宋·柳永《惜春郎》:“屬和新詞多峻格,敢共我勍敵。”
(指友人創作的詞風格高峻,可與自己匹敵。)
-
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較少使用,但在姓名學中,“峻格”被賦予“嚴謹高遠、德才兼備”的寓意。
三、相關辨析
- 近義詞:高格、雅格、清格
- 反義詞:俗格、卑格
- 易混淆詞:
- 俊格:部分文獻中“峻”寫作“俊”,但“俊”側重才智出衆,與“峻”的嚴正高遠略有差異。
四、總結
“峻格”是一個古典色彩濃厚的詞彙,多用于評價文學或人格境界,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核心在于通過“峻”與“格”的搭配,傳達出超越凡俗、卓爾不群的特質。
别人正在浏覽...
百城之富别董大不可分才子書充腸儲蕃炊金馔玉翠駁丹鉛地照洞黑獨丁法馬廢柴飛駞幹子高誓公言國讨虺虺活動椅家道從容郊虞嘉向嫁主碣館擊拂饑寒交湊巾帼豪傑勁厲津澤進征絶處逢生巨野濫僞麗句清詞裡馬房呤呤令人捧腹亂萌門廷内頁年登花甲樸秀剖蚌求珠上羾贍美綏撫桃徑騰拏疼疼熱熱投蜺威令卧鎮污亵縣符響字銜羁小龍小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