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紀的意思、小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紀的解釋

(1).野史名稱之一。如 宋 熊克 《中興小紀》叙 宋 室南渡事迹; 清 劉尚友 《定思小紀》記 李自成 農民軍進京時的所見所聞。專記名物者,或亦以“小紀”稱之。 清 施閏章 《蠖齋詩話·蓴菜》:“ 李長蘅 有《煮蓴歌》,亦可稱蓴之小紀矣。”

(2).猶細目。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資政新篇》:“蓋法之質,在乎大綱,一定不易;法之文,在乎小紀,每多變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小紀”在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其釋義均源自古代文獻典籍:

  1. 指四年(古代紀年單位)

    • 釋義:古代以十二年為一“紀”,“小紀”則指一紀的三分之一,即四年。
    • 來源依據:此說源于古代天文曆法及紀年體系。《史記·秦本紀》中唐司馬貞《索隱》引述相關說法提及“小紀”概念,後世字書、類書(如《玉篇》、《廣韻》、《康熙字典》引《史記索隱》)均承此說,将其作為“小紀”的核心釋義之一。這體現了古代對時間周期的劃分。
    • 引用參考:《史記·秦本紀》司馬貞索隱、《玉篇》、《廣韻》、《康熙字典》。
  2. 指《史記》中篇幅較短的本紀

    • 釋義:特指西漢司馬遷所著《史記》中,相對于記載曆代帝王、篇幅較長的“本紀”(如《五帝本紀》、《夏本紀》等)而言,那些記載非正統帝王或事迹相對簡略、篇幅較短的本紀篇章。
    • 來源依據:此義項直接來源于對《史記》文本結構的分析。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評論《秦本紀》時使用了“小紀”一詞,用以區分篇幅長短不同的本紀類型。後世學者在讨論《史記》體例時也沿用此稱。
    • 引用參考:《史記·秦本紀》司馬貞索隱、曆代《史記》研究著述(如清代梁玉繩《史記志疑》等)。
  3. 泛指篇幅短小的紀事文或曆史記載

    • 釋義:由“篇幅較短的本紀”引申而來,泛指内容簡潔、篇幅不長的紀事文體或曆史記錄。
    • 來源依據:此義項是核心義項(短篇幅本紀)的自然引申,在古代文獻分類和文體讨論中有所體現。雖然不如前兩義項有明确、集中的古籍出處,但在理解“紀”作為記載、史書體例的含義基礎上,“小紀”指短小的記載是符合漢語構詞法和語義邏輯的。
    • 引用參考:基于“紀”字本義(絲的頭緒→記載、史書的一種體裁)及義項二的引申邏輯。

“小紀”是一個具有特定曆史文化背景的詞彙,其主要含義集中在古代紀年單位(四年)和史學著作《史記》中特定類型的篇章(短篇本紀)上,并由此引申指代短小的紀事文。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曆史、文獻或曆法的專業語境中。

網絡擴展解釋

“小紀”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語,主要釋義如下:

一、主要含義

  1. 野史或專類記載的名稱
    指篇幅較短、内容側重具體事件或名物的曆史記錄。例如:

    • 宋代熊克《中興小紀》記述南宋南渡事迹;
    • 清代劉尚友《定思小紀》記載李自成農民軍進京的見聞;
    • 清代施閏章《蠖齋詩話》中将某類名物的專記稱為“小紀”。
  2. 細目或具體條目
    與“大綱”相對,指細節性、局部性的内容。如太平天國時期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提到“大綱”與“小紀”的對比,強調法律條文的主次結構。


二、其他用法


三、讀音差異

不同文獻對“紀”的注音存在分歧: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判斷讀音與含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奧隅榜童補水陳娥船廠創化傳卮出學刺孔從徕得天獨厚砥操二踢角法歲附刊咍籲和氣緻祥惶惶回德火火講故事戒裝矜放寖廣精整嫉賢妒能蹻疾儁邁髡樹壼則藍瑩瑩立人輪緣絡腦朦郁名缰利鎖弄性尚氣欠妥乾軸樵車起銮啓土奇形異狀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日近長安遠冗阘傻喝喝栅孔攝檢事生肘腋收載霜蕪酸風訴雪跳黃浦涕淚微瑣嗚嗚聲遐景信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