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防的意思、拘防的詳細解釋
拘防的解釋
猶軟禁。《北齊書·薛修義傳》:“ 尒朱榮 以 修義 豪猾反覆,録送 晉陽 ,與 高昂 等并見拘防。”
詞語分解
- 拘的解釋 拘 ū 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 限,限制:拘束。拘謹。不拘小節。 固執,不變通:拘泥。拘禮。拘迂。 拘 ō 遮蔽:“凡為長者糞之禮,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筆
- 防的解釋 防 á 戒備,預先作好應急的準備:防止。防備。預防。防範(防備,戒備)。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嚴格控制個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敵一樣)。防微杜漸(在壞事和錯誤剛冒頭的時候就加以制止,以免發展下去)。 守衛
專業解析
拘防是漢語複合詞,由“拘”與“防”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通過約束和戒備來限制人或事物的行為,強調對自由或行動的刻意管控。以下從釋義、引證及用法展開說明:
一、基本釋義
-
拘束防範
“拘”指限制、束縛,“防”指戒備、制止,合指通過人為約束防止越軌行為。
引證:清代黃六鴻《福惠全書·刑名部》載:“豪強霸占,胥役侵收,在在皆須拘防。” 此處強調對權勢者的行為加以管控。
-
戒備監視
側重對特定對象的警惕性看守,隱含不信任感。
引證:宋代《朱子語類》提及:“小人閑居為不善,見君子而後厭然,是其拘防處。” 指小人因畏懼而自我約束。
二、引證溯源
-
古代司法語境
多用于描述官府對嫌犯或惡勢力的監管。如明代《大明律》注:“凡獄囚脫監,守者須嚴加拘防。” 體現法律文書中的強制約束義。
-
道德勸誡用法
儒家典籍中引申為對私欲的克制。如王陽明《傳習錄》雲:“心體無滞,然日常言行仍需拘防。” 強調修身時需主動約束妄念。
三、現代用法與辨析
- 語義側重:現代漢語中,“拘防”多用于書面語,含消極色彩(如“受體制拘防”),區别于中性的“約束”。
- 常見搭配:
- 受…拘防(例:受舊俗拘防);
- 加以拘防(例:對權力加以拘防)。
參考資料:
-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4.
- 黎靖德編. 《朱子語類》[M]. 中華書局, 1986.
- 懷效鋒點校. 《大明律》[M]. 法律出版社, 1999.
- 王陽明. 《傳習錄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網絡擴展解釋
“拘防”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釋:
1.基本釋義
- 含義:指“軟禁”,即通過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對某人進行監管,但不同于正式監禁,通常帶有一定的防範性質。
2.出處與文獻引用
- 該詞最早見于《北齊書·薛修義傳》:“尒朱榮以修義豪猾反覆,録送晉陽,與高昂等并見拘防。”。此處描述的是曆史人物因性格反複而被限制自由的情景。
3.字義分解
- 拘:本義為逮捕、限制,如“拘捕”“拘束”;也有固執、不變通之意,如“拘泥”。
- 防:指防備、預防,如“防範”“防患未然”。
- 組合後,“拘防”強調通過限制手段達到防範目的。
4.相關成語與擴展
- 與“防”相關的成語如“防不勝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均體現防備、控制的含義。
5.使用示例
- 古代例句:“爾朱榮以修義豪猾反覆,錄送晉陽,與高昂等并見拘防。”
- 現代用法: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文學作品中。
“拘防”是一個古漢語詞彙,核心含義為軟禁,常見于曆史典籍。其構成結合了“拘”的限制性和“防”的預防性,體現了古代對特定人物進行非正式監管的手段。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相關文獻,可參考《北齊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卑行辯谳不今不古叱列伏儲備磁石戴憑經單語觰沙惡癖凡格防震發釁鳳食鸾栖高樂搞亂公古哩供氣公啟故典果躁含義昏蔽渾倌迥逖技勇居簡峻嶺開來繼往抗顔诳告勞尊領鄉薦錄音機綠女紅男馬披鬧炒内徑秾茂跑突遷任喬扮乞米棋聖七十二福地氣死風起總日幢死灰探支天高聽下天根梯霞體知頽發僞滿悟道限内銜辛效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