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防的意思、拘防的详细解释
拘防的解释
犹软禁。《北齐书·薛修义传》:“ 尒朱荣 以 修义 豪猾反覆,録送 晋阳 ,与 高昂 等并见拘防。”
词语分解
- 拘的解释 拘 ū 逮捕或扣押:拘捕。拘系。拘留。拘拿。拘囚。拘禁。拘押。 限,限制:拘束。拘谨。不拘小节。 固执,不变通:拘泥。拘礼。拘迂。 拘 ō 遮蔽:“凡为长者粪之礼,必加帚于箕上,以袂拘而退”。 笔
- 防的解释 防 á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守卫
专业解析
拘防是汉语复合词,由“拘”与“防”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通过约束和戒备来限制人或事物的行为,强调对自由或行动的刻意管控。以下从释义、引证及用法展开说明:
一、基本释义
-
拘束防范
“拘”指限制、束缚,“防”指戒备、制止,合指通过人为约束防止越轨行为。
引证:清代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部》载:“豪强霸占,胥役侵收,在在皆须拘防。” 此处强调对权势者的行为加以管控。
-
戒备监视
侧重对特定对象的警惕性看守,隐含不信任感。
引证:宋代《朱子语类》提及:“小人闲居为不善,见君子而后厌然,是其拘防处。” 指小人因畏惧而自我约束。
二、引证溯源
-
古代司法语境
多用于描述官府对嫌犯或恶势力的监管。如明代《大明律》注:“凡狱囚脱监,守者须严加拘防。” 体现法律文书中的强制约束义。
-
道德劝诫用法
儒家典籍中引申为对私欲的克制。如王阳明《传习录》云:“心体无滞,然日常言行仍需拘防。” 强调修身时需主动约束妄念。
三、现代用法与辨析
- 语义侧重:现代汉语中,“拘防”多用于书面语,含消极色彩(如“受体制拘防”),区别于中性的“约束”。
- 常见搭配:
- 受…拘防(例:受旧俗拘防);
- 加以拘防(例:对权力加以拘防)。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4.
- 黎靖德编. 《朱子语类》[M]. 中华书局, 1986.
- 怀效锋点校. 《大明律》[M]. 法律出版社, 1999.
- 王阳明. 《传习录注疏》[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
网络扩展解释
“拘防”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1.基本释义
- 含义:指“软禁”,即通过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对某人进行监管,但不同于正式监禁,通常带有一定的防范性质。
2.出处与文献引用
- 该词最早见于《北齐书·薛修义传》:“尒朱荣以修义豪猾反覆,録送晋阳,与高昂等并见拘防。”。此处描述的是历史人物因性格反复而被限制自由的情景。
3.字义分解
- 拘:本义为逮捕、限制,如“拘捕”“拘束”;也有固执、不变通之意,如“拘泥”。
- 防:指防备、预防,如“防范”“防患未然”。
- 组合后,“拘防”强调通过限制手段达到防范目的。
4.相关成语与扩展
- 与“防”相关的成语如“防不胜防”“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均体现防备、控制的含义。
5.使用示例
- 古代例句:“尔朱荣以修义豪猾反覆,录送晋阳,与高昂等并见拘防。”
- 现代用法: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
“拘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核心含义为软禁,常见于历史典籍。其构成结合了“拘”的限制性和“防”的预防性,体现了古代对特定人物进行非正式监管的手段。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相关文献,可参考《北齐书》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本位主义别无他物比较级兵级猜虞惭悚漕折尘辙踹蹬儋耳翁丹巘帝佐冻樾端雅敦盘访接丰硠逢留高碧歌曲工资分刮劘冠石规矩绳墨号舍豪言壮语横决鸿古寰内检晒精兵巾盥空枝冷袖凉凉马服子萌俗猕猴内入行长内事清卿七桥问题热地人心所归沈邃侍寝石脂犆牲玩绎猥嫚为所欲为五谷不分无取乌丝乡隣闲审宪属闲文显异先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