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倨句 ”。
“倨拘”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基本含義
指物體彎曲的形狀角度,其中“微曲為倨,甚曲為句(勾)”。例如古代兵器戈的彎曲設計需符合特定角度,以保證實用功能(《周禮·考工記·冶氏》)。
引申義
也可形容人屈身彎腰的姿态,如《管子·弟子職》中描述禮儀動作“倨句如矩”,指身體姿态需如直角般規範。
文獻用例
讀音與變體
拼音為jù jū,亦寫作“倨佝”“倨句”,多見于古代器物形制或禮儀規範描述。
該詞現代使用較少,需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周禮》《管子》等典籍原文。
《倨拘》這個詞是漢語詞彙,主要指人的表情、姿态或态度傲慢、高傲,不肯屈服、退讓。
《倨拘》的兩個字的部首和筆畫分别如下:
《倨拘》這個詞出自于《莊子·列禦寇》:“不以善小而不為、衆怒其如縛,既縛之而後遂去之、豈不為務倨拘哉!”意思是指一個人不應該隻因為善好小,就不做善事,因為那樣會招緻衆怒,所以應該勇往直前,不受拘束。
《倨拘》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倨拘」。
古時候《倨拘》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示例如下:
倨: ⿰亻且
拘: ⿰扌口
以下是關于《倨拘》的例句:
與《倨拘》相關的組詞有:
《倨拘》的近義詞有:
《倨拘》的反義詞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