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絶境的意思、絶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絶境的解釋

1.與外界隔絕之地。2.風景絕佳之處。3.極為高超之境界。4.絕望艱困之處境。

詳細解釋

1.與外界隔絕之地。 晉 陶潛 《桃花源記》:“自雲先世避 秦 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絶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2.風景絕佳之處。 唐 張喬 《遊歙州興唐寺》詩:“山橋通絶境,到此憶 天台 。” 宋 葉夢得 《避暑錄話》卷上:“ 宜興 善權 、 張公 兩洞,天下絶境也。”

3.極為高超之境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動極神源,其般若之絶境乎。” 唐 戴叔倫 《九日送洛陽李丞之任》詩:“為文通絶境,從宦及良辰。” 宋 陸遊 《龍門洞》詩:“絶境豈可名,恨我詩語煩。”

4.絕望艱困之處境。 王西彥 《人的世界·第一家鄰居》:“在半年的時間裡,把一切能夠換錢的衣服首飾都當光賣盡了,生活陷入無助的絕境。” 孫犁 《澹定集·讀作品記(三)》:“這一句話,就常常能使一些達官貴人,瀕于 * 的絕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絶境”在現代漢語中通常寫作“絕境”,二者為異形詞關系,指代相同的詞義概念。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規範解釋,該詞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一、地理隔絕狀态

指與外界交通斷絕、難以到達的封閉地域。例如《後漢書·逸民傳》記載“遂入吳郡界,所至皆閉市城邑,遂至絶境”,《現代漢語規範詞典》也指出其可表示“與外界隔絕的偏僻之地”。此類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獻或文學作品中描述人迹罕至的地理環境。

二、極端困境狀态

現代漢語更強調其比喻義,特指毫無出路的危急處境。《現代漢語學習詞典》将其釋義為“沒有希望擺脫的困難境地”,例如“企業資金鍊斷裂,陷入絶境”等用法。此層含義在新聞語體及日常表達中占據主流,常與“陷入”“走出”等動詞搭配,表達事物發展的臨界狀态。

《漢語大詞典》補充說明該詞在南北朝時期已出現雙重語義,陶淵明《桃花源記》中“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即同時包含地理隔絕與理想化生存狀态的雙重意象。現代語言實踐中,第二層比喻義的使用頻率已超過原始地理概念。

網絡擴展解釋

“絶境”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隨着時代和語境變化而有所不同,具體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現代常用義
    指“沒有出路的困境”或“進退維谷的境地”,強調陷入無法突破的艱難處境。例如:“公司因資金鍊斷裂陷入絕境。”

  2. 古代含義

    • 與世隔絕之地:最早見于晉代陶淵明《桃花源記》,描述桃花源中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即與外界完全隔絕的地方。
    • 風景絕佳之處:唐代張喬的詩中曾用“絕境”形容歙州興唐寺的極緻美景。
    • 高超的境界: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以“般若之絕境”比喻文學或思想達到的至高境界。

二、語義演變

三、使用建議

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參考《漢典》《文心雕龍》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阿容棒球運動半嶺報廢悲喜劇並隨補續恻念谶文辍業賜緩彈盡糧絕登山小魯雕蟲手雕文織采動片惡頭兒房祠隔闊工業化狗尾草冠蓋場悍戰黃牌警告還原焦魂絞接譏排雞羣鶴決勝千裡駿澤揩鼓開穵恐怕窺矙鈴架渌池旄星面佷蜜蠭珉階謬恩漂賬芊瞑欽慎趨跄渠匽柔白如花似月如水赴壑聲樂市買失隕瞬然騰簡天篰文火武漢市陷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