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絶境的意思、絶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絶境的解释

1.与外界隔绝之地。2.风景绝佳之处。3.极为高超之境界。4.绝望艰困之处境。

详细解释

1.与外界隔绝之地。 晋 陶潜 《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 秦 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絶境,不復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风景绝佳之处。 唐 张乔 《游歙州兴唐寺》诗:“山桥通絶境,到此忆 天台 。”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宜兴 善权 、 张公 两洞,天下絶境也。”

3.极为高超之境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絶境乎。” 唐 戴叔伦 《九日送洛阳李丞之任》诗:“为文通絶境,从宦及良辰。” 宋 陆游 《龙门洞》诗:“絶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4.绝望艰困之处境。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一家邻居》:“在半年的时间里,把一切能够换钱的衣服首饰都当光卖尽了,生活陷入无助的绝境。” 孙犁 《澹定集·读作品记(三)》:“这一句话,就常常能使一些达官贵人,濒于 * 的绝境。”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絶境”在现代汉语中通常写作“绝境”,二者为异形词关系,指代相同的词义概念。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规范解释,该词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一、地理隔绝状态

指与外界交通断绝、难以到达的封闭地域。例如《后汉书·逸民传》记载“遂入吴郡界,所至皆闭市城邑,遂至絶境”,《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也指出其可表示“与外界隔绝的偏僻之地”。此类用法多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描述人迹罕至的地理环境。

二、极端困境状态

现代汉语更强调其比喻义,特指毫无出路的危急处境。《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将其释义为“没有希望摆脱的困难境地”,例如“企业资金链断裂,陷入絶境”等用法。此层含义在新闻语体及日常表达中占据主流,常与“陷入”“走出”等动词搭配,表达事物发展的临界状态。

《汉语大词典》补充说明该词在南北朝时期已出现双重语义,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即同时包含地理隔绝与理想化生存状态的双重意象。现代语言实践中,第二层比喻义的使用频率已超过原始地理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

“絶境”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随着时代和语境变化而有所不同,具体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现代常用义
    指“没有出路的困境”或“进退维谷的境地”,强调陷入无法突破的艰难处境。例如:“公司因资金链断裂陷入绝境。”

  2. 古代含义

    • 与世隔绝之地:最早见于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描述桃花源中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即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地方。
    • 风景绝佳之处:唐代张乔的诗中曾用“绝境”形容歙州兴唐寺的极致美景。
    • 高超的境界: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般若之绝境”比喻文学或思想达到的至高境界。

二、语义演变

三、使用建议

如需更全面信息,可参考《汉典》《文心雕龙》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班衣戏采崩坍步虚坛谗嬖除灵达干倒底登科记电话机肚肠多方百计飞灵风娲分厘卡分移告牒珪珙滚雷滈汗胡面子截然戒日禁戎进退唯谷噤战谲狂蹶阴君统叩谒馈答练句论课濛澒绵笃模拟女流之辈铺展强音牵累锹军器械旗焰蕲州鬼生词师婆粳庶有书筠私谥素管堂宇调词宛足为虺弗摧务法香社现影小弓小寒食邪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