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狷急的意思、狷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狷急的解釋

[impetuous] 急躁;對事情不能容忍

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于朝。——《後漢書·範冉傳》

以狷急不能從俗

詳細解釋

偏急。《後漢書·獨行傳·範冉》:“後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從俗,常佩韋於朝。” 李賢 注:“《史記》曰: 西門豹 性急,佩韋以自緩。”《宋書·前廢帝紀》:“帝幼而狷急,在東宮每為 世祖 所責。” 宋 王谠 《唐語林·夙慧》:“﹝ 楊牢 ﹞性狷急,略居幕府,主人同列多不容。” 明 劉元卿 《賢奕編·閑鈔上》:“ 王藍田 性至狷急,既躋重位,每以柔克為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狷急”是漢語中形容性格特征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性情急躁且缺乏耐心,常見于對人物性格的古典描述。該詞由“狷”與“急”複合構成:其中“狷”本義為拘謹自守,但在實際使用中常引申為性格偏激、急躁;而“急”則直接指向情緒或行為上的急促狀态。

從詞源學角度考察,“狷急”最早可追溯至《論語·子路》中“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的表述,此處的“狷”已暗含性格偏執之意。漢代《說文解字》将“狷”釋為“褊急也”,與“急”形成互訓關系,強化了該詞對急躁性格的指涉功能。現代漢語研究中,《漢語大詞典》将其明确定義為“性情急躁,不能容人”,而《現代漢語詞典》則标注其書面語屬性,強調“急躁而固執”的語義特征。

在語法功能上,“狷急”主要作謂語或定語,如“狷急之性”“為人狷急”等結構,多用于評價性語境。其近義詞包括“褊急”“躁急”,反義詞則有“寬和”“從容”等。值得注意的是,該詞在現代口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文學作品或曆史人物評述中,如《資治通鑒》對唐代官員盧杞“性狷急”的史筆記載。

網絡擴展解釋

“狷急”是一個具有文言色彩的詞語,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特征。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狷急”指性情急躁、缺乏耐心,對事物或環境難以容忍。該詞由“狷”(意為耿直、固執)和“急”(急躁)組合而成,強調因性格偏執而引發的急躁表現()。

2. 詞源與用法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4. 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狷急”,更多以“急躁”替代,但在文學作品或曆史人物評價中仍可見到,例如:“他狷急的性格常導緻人際沖突。”

提示:若需具體古籍例句或延伸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後漢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愛才好士昂然直入白話白旆便步走薄酒補諡慘惡超羣誠恕搭剌等速運動地官東沙群島短棹遁名恩榮飛岑匪伊朝夕蛤灰和口槐龍換親畫翟彗光婚媾剪覆戒書解衣衣人精忠廟及時行樂救窮虮子開正課單誇侈匮餧理産獵逐毛厠扭轉乾坤噴雲洩霧疲斾潑墨暴衣旗獲鬈心揉錯社夥十二入使氣白賴使氣性偷嫷委貌溫瓜鮮燦相如渴相體裁衣鮮綠襲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