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六官之一。《周禮·地官·序官》:“乃立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 鄭觀應 《盛世危言·農功》:“稽古帝王之設地官司徒之職,實兼教養。” 唐 武則天 曾改戶部為地官(旋複舊),因亦以地官稱戶部長官。 唐 韓愈 《祭馬仆射文》:“帝念其功,還公于朝。陟于地官,且長百僚。” 馬其昶 校注:“守戶部尚書。”參閱《通典·職官五》。
(2).神名。道家以天官、地官、水官為三官。 宋 梅堯臣 《觀楊之美畫》詩:“地官既失不可知,此畫傳是 閻令 為。”《宋史·方伎傳上·苗守信》:“三元日,上元天官,中元地官,下元水官,各主録人之善惡。”詳“ 三官 ”。
“地官”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綜合多來源信息解釋如下:
六官之一
源自《周禮》,為西周時期設立的官職體系之一,地官司徒掌管國家教化、土地管理及民政事務,職責包括“掌邦教,以佐王安擾邦國”()。唐代武則天時期曾短暫将戶部改稱“地官”,後恢複舊制()。
職能延伸
地官司徒的職責涵蓋地方治理,如維護治安、施政為民,因此也被引申為“地方官員”的代稱,或形容地位尊貴之人()。
三官大帝之一
道教信仰中,地官與天官、水官并稱“三官大帝”(三元),分别對應“赦罪”“賜福”“解厄”。地官全稱“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虛大帝”,由元洞混靈之氣化生,主管五嶽諸地神仙及人間善惡記錄()。
文化影響
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被認為是地官赦罪之日,民間有祭祀習俗。道經記載地官職能與虞舜關聯,一說其為虞舜化身()。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民俗細節,可參考《周禮·地官》《宋史·方伎傳》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