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的意思、短棹的詳細解釋
短棹的解釋
亦作“ 短櫂 ”。 1.劃船用的小槳。 五代 閻選 《定風波》詞:“扁舟短棹歸蘭浦,人去,蕭蕭竹徑透青莎。” 宋 朱敦儒 《好事近·漁父》詞:“短棹釣船輕,江上晚煙籠碧。” 元 張憲 《賦松江漁者》:“短櫂輕舟白髮翁,往來常在 泖 西東。” 清 侯方域 《與阮光祿書》:“僕今已遭亂無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
(2).指小船。 唐 戴叔倫 《泛舟》詩:“孤尊秋露滑,短櫂晚煙迷。” 宋 無名氏 《水調歌頭·建炎庚戌題吳江》詞:“平生 太湖 上,短棹幾經過。如今重到何事,愁與水雲多。”
詞語分解
- 短的解釋 短 ǎ 長度小,與“長(俷 )”相對:短期。短暫。短促。短途。短命。短訊。短淺。短兵相接。短小精悍。 缺少,欠:短少。短缺。 缺點:短處。護短。取長補短。 欠缺長 筆畫數:; 部首:矢; 筆順編號:
- 棹的解釋 棹 à 劃船的一種工具,形狀和槳差不多。 劃船:“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船:棹夫(船家)。歸棹。 棹 ō 同“桌”。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短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劃船用的小槳
這是“短棹”的本義,指長度較短的船槳。例如五代閻選《定風波》中“扁舟短棹歸蘭浦”,以及陸遊詩句“短棹沿洄野興濃”,均用此意。
-
指代小船
由工具引申為船隻本身,常見于詩詞。如唐代戴叔倫《泛舟》中“短櫂晚煙迷”,宋代《水調歌頭》中“短棹幾經過”,均以“短棹”代指輕便的小船。
二、文學意境
在古典詩詞中,“短棹”多用于描繪閑適或孤寂的場景。例如歐陽修《采桑子》中“輕舟短棹西湖好”,通過短槳輕劃的意象,營造出悠然自得的氛圍;而“人去,蕭蕭竹徑透青莎”(閻選《定風波》),則借“短棹”暗示離别的孤舟,烘托寂寥之情。
該詞既可指具體的小槳,也可借代小船,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文學意蘊常與自然、隱逸或漂泊相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短棹(duǎn zhào)是一個漢語詞彙,通常指的是一種長度較短的劃水工具。下面會解釋其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形,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以及給出一些例句和相關詞彙。
拆分部首和筆畫:
- 短(duǎn):由石(shí)和二(èr)組成,總共5筆。
- 棹(zhào):由木(mù)和爪(zhuǎ)組成,總共8筆。
來源:
“短棹”一詞的來源比較直接,短指的是長度較短,棹指的是一種劃水的工具。可以看出,短棹通常用來指代較短的帆船、劃艇等水上交通工具。
繁體字形:
短棹的繁體字形為「短棹」,沒有特别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短棹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是,整體來說,古代的短棹字寫法沒有太大的差異。
例句:
- 他用短棹掌舵,巧妙地操控着小船在湖上穿行。
- 這艘漁船的短棹非常輕便,適合單人劃水。
組詞:
與短棹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
- 劃棹(huá zhào):指劃動船槳。
- 船棹(chuán zhào):指船上劃水的器具。
- 長棹(cháng zhào):與短棹相對,指長度較長的劃水工具。
近義詞:
一些與短棹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 船槳(chuán jiǎng):也是指用來劃水的工具。
- 橹(lǔ):指劃水用的長槳。
反義詞:
與短棹相反的詞語包括:
- 長槳(cháng jiǎng):指長度較長的劃水工具。
希望以上信息能幫助你理解短棹這個詞的意思和相關知識。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