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 晉 不準 所盜發之古冢。墓在 汲郡 ,故稱。參見“ 汲冢書 ”。
(2).借指汲冢書。 唐 駱賓王 《早秋出塞寄東台詳正學士》詩:“ 汲 冢寧詳蠹, 秦 牢詎辨冤。”
“汲冢”是一個曆史術語,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汲冢”原指西晉時期盜墓者不準(人名)在汲郡(今河南衛輝一帶)盜掘的一座戰國古墓。該墓被認為是魏襄王或魏安釐王的陵墓,其墓中出土了大量竹簡文獻,史稱“汲冢書”或“汲冢古文”。
因墓中竹簡内容涉及先秦古籍,後世常以“汲冢”借指這批文獻。例如唐代駱賓王詩句“汲冢寧詳蠹”中,“汲冢”即指文獻本身。
建議參考《晉書·束晳傳》等正史記載,獲取更詳實的曆史背景。
《汲冢》這個詞是指在漢代古人葬禮中進行挖掘墳墓的一種儀式活動。這個活動在古代被視為一種非常重要的儀式,象征着對亡者的深深懷念和敬意。
《汲冢》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氵(三點水)和冖(獨自蓋頭)。它共有9畫。
《汲冢》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漢代。當時,喪葬禮儀非常講究,人們會舉行隆重的葬禮,其中包括挖掘墳墓的儀式,即汲冢。
繁體字“汲塚”也是《汲冢》的寫法之一。
在古代,漢字《汲冢》的寫法稍有不同。它們通常使用小篆字體書寫,形狀較為古樸,整體更加簡化。
1. 在古代,喪葬禮儀非常重要,其中包括了汲冢這一儀式,用來表達對逝者的哀思。
2. 我們要銘記曆史,不忘先烈,以汲冢之心,繼續傳承和發揚優秀的傳統。
1. 汲水:從井中或水源中提取水。
2. 冢墓:墳墓的意思,通常指較為宏偉的墳墓。
3. 汲取:從外界獲取或吸取有益的知識、經驗等。
墓地、墳場、墳墓
歸葬、入土、安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