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噤害的意思、噤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噤害的解釋

嘴裡不說而存心害人。《文選·潘嶽<馬汧督诔序>》:“若乃下吏之肆其噤害,則皆妬之徒也。” 李善 注:“口不言心害之為噤害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噤害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

指因恐懼或忌諱而緘口不言,不敢揭露他人惡行。

出處: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第3卷,第803頁):“噤害,閉口不言而心藏禍害。”

《辭源》(商務印書館,1988年修訂版,第367頁):“謂心藏忌害而不言。”


二、語義分解

  1. “噤”:

    本義為閉口、沉默,如《說文解字》:“噤,口閉也。”引申為因畏懼不敢發聲。

  2. “害”:

    此處指内心懷有害意或忌憚,如《廣雅·釋诂》:“害,忌也。”

二字組合強調“因忌憚而隱忍不言” 的心理狀态。


三、典籍用例

《後漢書·杜喬傳》載:“(梁冀)專擅威柄,兇恣日積……百官側目,莫敢噤害。”

(注:此處描述權臣梁冀專權,群臣畏懼其勢而不敢揭露其惡行。)


四、近義辨析


五、現代適用性

該詞屬文言遺存,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多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曆史文本時。其内涵可與當代“沉默的共謀”“知情不報”等概念關聯。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2. 《辭源》(商務印書館)
  3.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
  4.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噤害”是一個漢語詞彙,由“噤”(閉口不言)和“害”(損害、謀害)組成,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出處與用法

應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描述隱晦的陰險行為,現代使用較少,常見于古文解析或成語教學。


這個詞結合了“沉默”與“惡意”,需結合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分析古文例句,可參考《文選》相關篇章。

别人正在浏覽...

鞍鞴半天卑陋龌龊崩隕閉門羹不疊不羁唱喚長信宮鸱甍道陌打談大小山丁翁反位罰首風人體賦性弓弦滾牌黑糖賈充香解飽就地裡開元刊貼口籍款谒雷堆聯合離散龍退綿綢命在朝夕茗粥内澇平行四邊形青蚨傾頹侵敺器飾取回上苑踏混木貪主騰那天笃蹄子銅扣枉墨矯繩微捕魏花帏闼鄉丁嫌怕顯親揚名銜弦下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