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寄鴈傳書的意思、寄鴈傳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寄鴈傳書的解釋

謂傳遞書信。 宋 黃庭堅 《寄黃幾複》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鴈傳書謝不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寄鴈傳書”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指通過鴻雁傳遞書信,比喻以特定方式傳遞信息或情感。其中“鴈”為“雁”的異體字,故也寫作“寄雁傳書”。

二、出處與背景

該成語出自宋代黃庭堅《寄黃幾複》詩句:“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鴈傳書謝不能。”。古代因通信不便,人們常将書信系于鴻雁足上傳遞,後逐漸演變為固定表達。

三、使用場景

  1. 傳統用法:描述書信往來,尤其強調跨越遠距離的信息傳遞。
  2. 現代引申:可比喻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快速便捷的溝通方式。

四、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句背景或相關成語,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寄鴈傳書:詞義

《寄鴈傳書》是一個成語,意為通過書信寄給他人的信息。寄鴈象征信息傳遞的方式,傳書表示内容的傳遞。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通過書信來傳遞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寄鴈傳書”的拆分部首為寸、鳥、言,共計14畫。

來源

“寄鴈傳書”這個成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民間故事傳說。相傳魏國的政治家蘇轼在任官時與好友皮日休相識。由于蘇轼身居高位,無法頻繁與皮日休見面,因此二人決定用信件互相傳遞心意。蘇轼的一封信用人将之塞進雁腹,在飛往京城時将信交給了皮日休。皮日休看信後回複了蘇轼,信件同樣是通過鳥兒傳遞。這個故事被流傳下來,形成了寄鴈傳書成語。

繁體字

《寄鴈傳書》是“寄鴈傳書”的繁體字寫法,與簡體字寫法意義相同,隻是書寫方式不同。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有時候“寄鴈傳書”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比如使用了另外一種表示“傳”的字——傳。其含義和使用方式與現代寫法相同,隻是字形稍有不同。

例句

他們用《寄鴈傳書》的方式保持聯繫。

組詞

寄信、傳達、書信、信息、郵件、通信

近義詞

傳書、傳信、寫信

反義詞

面談、面對面交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