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步綱的意思、步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步綱的解釋

同“ 步罡 ”。《雲笈七籤》卷六一:“諸步綱起於三步九跡,是謂 禹 步,其來甚遠,而 夏禹 得之,因而傳世……其法先舉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後,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腳橫直互相承如丁字形,亦象陰陽之會也。” 唐 李白 《至陵陽山登天柱石》詩:“步綱繞碧落,倚樹招青童。” 宋 林逋 《寄玉梁施道士》詩:“氲氲顥氣朝胎息,熠熠辰輝夜步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步綱”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和用法兩個層面解析:

一、詞義解釋 “步”本義為行走,引申為遵循、效法;“綱”指事物的主體或準則,如“提綱挈領”。組合後,“步綱”指按照既定規範行事,《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遵循綱領行事”,多用于形容恪守法度或傳統的行為模式。

二、引證解釋 該詞在古代文獻中有特殊用法,道教典籍《雲笈七籤》記載:“步綱者,謂踏星鬥紀綱也”,指道教儀式中步罡踏鬥的法術動作,通過模拟北鬥七星軌迹溝通天地。此釋義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道教文化辭典》中有詳細考據。

三、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主要用于比喻義,如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例舉“步綱守矩”詞組,強調遵循規範的重要性。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收錄該詞時,标注其為書面語,適用于正式文體表達守則意識。

網絡擴展解釋

“步綱”是漢語中的道教術語,與“步罡”同義,指道教儀式中模仿北鬥七星排列的步法,常用于齋醮、法術等場合。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步綱”讀音為bù gāng,是道教特有的一種步法,又稱“步罡踏鬥”或“禹步”。其步法軌迹模拟北鬥七星分布形态,結合陰陽方位變化,具有通神、驅邪的宗教象征意義。

2. 起源與特點

3. 宗教與文化應用

4. 相關概念

“步罡踏鬥”是更完整的表述,罡指天罡星(北鬥柄),鬥指北鬥,強調步法對星象的模仿。

建議需要更深入的宗教儀式細節,可參考《雲笈七籤》《道法會元》等道教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阿平絶倒悲哭癡倒充幹次蟗叢芮怠皇代數學東床佳婿多話廢止鳳蝶富家翁趕急觀場官帽龜年锢見焊縫寒窯恨海難填化材輝張護門草葷辛簡嘿稽程結茅巨族老駕老盆捩柂泠波流螢馬蓮馬面米尺剖别前将軍起碇遒肅全家福曲中融達三十二相神采煥發申饬诜桂什麼市府刷毛衣特簡跳鼠體遜童蒙童身外褂問遣洿嘩香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