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蘿薜的意思、蘿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蘿薜的解釋

(1).指女蘿和薜荔。《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 唐 杜甫 《陪鄭廣文遊何将軍山林》詩之九:“絺衣挂蘿薜,涼月白紛紛。”《紅樓夢》第十七回:“上則蘿薜倒垂,下則落花浮蕩。”

(2).用以指隱士的服裝。 南朝 梁 江淹 《謝開府辟召表》:“庶幽居之士,蘿薜可卷;奇武異文,無絶於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蘿薜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典文學色彩的複合詞,由“蘿”和“薜”兩種植物名稱組合而成。根據《漢語大詞典》釋義,“蘿”指代蔓生植物,如女蘿、松蘿等,多依附他物生長;“薜”即薜荔,又稱木蓮,屬桑科常綠藤本植物,常見于中國南方地區。兩者合稱“蘿薜”,常被文人用于描述幽靜山野中藤蔓交織的景緻,或借指隱士居所的自然環境。

從植物學角度,薜荔的果實可制涼粉,其特性在《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在文學創作中,該詞最早見于《楚辭·九歌·山鬼》“被薜荔兮帶女蘿”,後演變為象征清幽脫俗的意象。現代漢語中,“蘿薜”的使用多見于古風作品及園林景觀描寫,體現對傳統審美意趣的承襲。

網絡擴展解釋

“蘿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植物本義

指“女蘿”和“薜荔”兩種蔓生植物,常見于古典文學中描寫自然景緻。例如:

2.引申象征

代指隱士的服飾或隱居生活,因兩種植物多生于幽僻山林,與隱逸文化關聯。如:


補充說明:該詞多用于詩詞、古文,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自然意象或文化隱喻。

别人正在浏覽...

半解一知鮑叔碧雞坊並駕齊驅筆劄不分皂白绌陟當元鼎成龍去鬥盆二性子發辰方土費思俘級附骥攀鴻高饤供爨關弓過談嘓咂顧歎橫陣黃貓黑尾接軌可嗤括帖窟室郎都料珠麻嗏迷花冥憃礳石渠木朽蛀生赧色披襖罴卧圻鄂區服睿聖山公興山轎鼠輩酸號探春髫丱調色亭鄣統一口徑窩坨兒武昌春柳無妨纖惰詳核香遠亭小婆晞避饩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