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肅正直。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體别》:“是故厲直剛毅,材在矯正,失在激訐。”
厲直是漢語複合詞,由“厲”和“直”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剛正耿直、嚴正率直的品格或态度。以下是詳細解析:
“厲”有嚴肅、嚴厲、剛烈之義;“直”指正直、坦率。二者結合形容人堅守原則、不徇私情的品格。例如《論語·子路》中“剛、毅、木、讷近仁”可旁證剛直與德行的關聯(《漢語大詞典》)。
強調言行不苟且、不圓滑,如《史記·汲鄭列傳》載汲黯“好直谏,守節死義”,即具厲直之風(中華書局點校本)。
本義為磨刀石(《說文解字·廠部》),引申為“砥砺品行”,如《荀子·性惡》“鈍金必将待砻厲然後利”。
甲骨文象目視标杆之形(《說文解字·乚部》),表不彎曲,引申為公正無私,如《尚書·洪範》“無反無側,王道正直”。
二字合成後,強化了以嚴正态度踐行正直的語義(王力《古漢語字典》)。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體現士人厲直操守(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載其“剛直高節,志在奉公”,以厲直谏言著稱(中華書局《漢書》校注本)。
明确釋義為“剛正耿直”,引清人章學誠《文史通義》“厲直端操,不可屈撓”(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年版)。
今多用于形容司法、監察等職業倫理(如“厲直敢言”),或文學作品中刻畫剛烈人物形象(如魯迅《彷徨》中部分角色特質)。
參考文獻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 《論語》《史記》《漢書》經典注疏本
- 王力《古漢語字典》(中華書局)
“厲直”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厲直”指嚴肅正直,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品行剛正不阿。拼音為lì zhí,注音為ㄌㄧˋ ㄓˊ。
二字組合後,整體凸顯剛正嚴肅、不苟言笑的特質。
多用于古文或對人物性格的書面描述,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需注意語境,避免誤解為“過分嚴苛”。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人物志》原文或權威詞典(如、2、6來源)。
班倕半面妝臂長閉籴賓人嬖僮擘窠黪澹塵妄吃本齒牙餘惠聰了單詞雕霞梵迹煩氣煩傷俘略膚學高祖母擱淺黃蜨恢詭谲怪灰寂會錢回曲禁戶進就進門彩晉帖計說魁殊饋饩诔行粝飯吝啬鬼樓棚磨拂惱燥盤多旁舍敲邊鼓騎驢索句青頭雞全愈攘擾肉袒牽羊僧伽彼色絲詩膽是故失死受領耍峭說是談非速達田坑頭功牌頭勢痿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