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lligraphy style of Liu Gong-Quan of the Tang Dynasty] 唐代柳公權所寫的字體,筆畫遒勁,結構緊湊
柳體是唐代書法家柳公權(778-865年)創立的楷書風格,為“楷書四大家”之一。其核心特征與内涵如下:
1. 字體特點 柳體以“瘦硬勻衡”著稱,筆畫遒勁有力,結構嚴謹緊湊。其用筆取法魏碑的斬釘截鐵之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剛健,形成“顔筋柳骨”的對比(顔真卿字體偏舒和厚重)。
2. 書法成就
3. 文化影響 柳體因骨力遒勁且法度森嚴,成為後世學習楷書的重要範本。其名稱源于柳公權姓氏,與顔體并稱唐代楷書雙峰,共同構成中國書法史上的裡程碑。
柳體是漢字中一種字體風格,具有優雅、流暢的特點。柳體的字形内外曲線流暢,線條柔美,像柳樹枝條一樣細長彎曲,具有一定的裝飾性和藝術性。
柳體的部首是木,表示與植物有關。它由11個筆畫組成,結構複雜且具有一定的書寫難度。
柳體最早出現在漢代的碑銘和墓志上,但最為廣泛地應用是在唐代。柳體的發展與書法家柳公權的草書風格有關,他的字體風格被後世所稱贊,流傳至今。
柳體的繁體字為「柳體」。
在古時候,柳體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筆畫較為多樣,連接處更加流暢,整體呈現出古雅風格。
1. 他的字寫得有點象柳體,非常優雅。
2. 這幅字畫使用了柳體來書寫标題,看起來非常美觀。
柳樹、柳葉、柳絮、柳枝、柳青等。
近義詞:草書、行書;反義詞:楷書、隸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