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備的意思、曲備的詳細解釋
曲備的解釋
完備。 漢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銘》:“鼎俎之禮,節文曲備。” 晉 葛洪 《抱樸子·省煩》:“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彌綸人理,誠為曲備。”
詞語分解
- 曲的解釋 曲 (⑥麯) ū 彎轉,與“直”相對:彎曲。曲折(?)。曲筆(a.古代史官不按事實、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b.寫文章時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曲解(?)
- 備的解釋 備 (備) è 完全,應有的都有了:具備。完備。求全責備(要求全面、完美)。 事先安排好:預備。防備。準備。籌備。備案(向主管機關做書面報告,以備查考)。備注。備忘錄。 設施:設備。裝備。軍備。 筆
專業解析
“曲備”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核心含義是周全、完備、詳盡無遺。它強調事物在各個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考慮、安排或體現,沒有遺漏或欠缺。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 曲: 本義為彎曲,引申為“周到”、“詳盡”、“方方面面”的意思。在這裡,“曲”并非指“曲折”,而是取其“周遍”、“細緻”的引申義。
- 備: 本義為具備、齊備、完備。
- 曲備: 由“曲”和“備”複合而成,意為周全地具備、詳盡地完備。指事物在内容、形式、細節等所有相關方面都達到了完備的狀态。
-
語義側重:
- 強調全面性:不是簡單的具備,而是覆蓋了所有應該考慮的方面。
- 強調細緻性:不僅大的方面具備,小的細節也考慮周全。
- 強調無遺漏:沒有任何欠缺或疏忽之處。
-
典型用法與語境:
- 常用于形容禮儀、制度、規範、論述、準備、安排等需要周密考慮的事物。
- 例如:
- 形容禮儀周全完備:“禮儀曲備”。
- 形容制度詳盡完善:“法度曲備”。
- 形容論述全面透徹:“論述曲備”。
- 形容準備充分細緻:“準備曲備”。
- 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明詩》中就有使用:“三百之蔽,義歸無邪,持之為訓,有符焉爾。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太康敗德,五子鹹怨:順美匡惡,其來久矣。自商暨周,《雅》《頌》圓備,四始彪炳,六義環深。子夏監絢素之章,子貢悟琢磨之句,故商、賜二子,可與言《詩》。自王澤殄竭,風人辍采;春秋觀志,諷誦舊章,酬酢以為賓榮,吐納而成身文。逮楚國諷怨,則《離騷》為刺。秦皇滅典,亦造《仙詩》。漢初四言,韋孟首唱,匡谏之義,繼軌周人。孝武愛文,《柏梁》列韻;嚴馬之徒,屬辭無方。至成帝品錄,三百餘篇,朝章國采,亦雲周備;而辭人遺翰,莫見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見疑于後代也。按《召南·行露》,始肇半章;孺子《滄浪》,亦有全曲;《暇豫》優歌,遠見春秋;《邪徑》童謠,近在成世:閱時取證,則五言久矣。又古詩佳麗,或稱枚叔,其《孤竹》一篇,則傅毅之詞。比采而推,兩漢之作乎?觀其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怅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至于張衡《怨篇》,清典可味;《仙詩緩歌》,雅有新聲。暨建安之初,五言騰踴,文帝陳思,縱辔以騁節;王徐應劉,望路而争驅;并憐風月,狎池苑,述恩榮,叙酣宴,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造懷指事,不求纖密之巧,驅辭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乃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唯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标焉。若乃應璩《百一》,獨立不懼,辭谲義貞,亦魏之遺直也。晉世群才,稍入輕绮。張潘左陸,比肩詩衢,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或析文以為妙,或流靡以自妍,此其大略也。江左篇制,溺乎玄風,嗤笑徇務之志,崇盛忘機之談,袁孫已下,雖各有雕采,然辭趣一揆,莫與争雄,所以景純《仙篇》,挺拔而為隽矣。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莊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價一句之奇,情必極貌以寫物,辭必窮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競也。故鋪觀列代,而情變之數可監;撮舉同異,而綱領之要可明矣。若夫四言正體,則雅潤為本;五言流調,則清麗居宗;華實異用,惟才所安。故平子得其雅,叔夜含其潤,茂先凝其清,景陽振其麗;兼善則子建仲宣,偏美則太沖公幹。然詩有恒裁,思無定位,隨性適分,鮮能通圓。若妙識所難,其易也将至;忽之為易,其難也方來。至于三六雜言,則出自篇什;離合之發,則萌于圖谶;回文所興,則道原為始;聯句共韻,則柏梁餘制:巨細或殊,情理同緻,總歸詩囿,故不繁雲。贊曰:民生而志,詠歌所含。興發皇世,風流二南。神理共契,政序相參。英華彌缛,萬代永耽。” 其中“《雅》《頌》圓備”一句,雖用“圓備”,但“曲備”與之含義相通,都指完備周全。劉勰在此處論述詩歌發展史,認為《雅》《頌》這類詩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非常完備成熟。
- 唐代經學家孔穎達在注解《禮記》等經典時也常用此詞來闡釋禮儀制度的完備性。
-
與現代詞彙的對比:
- 完備: 與“曲備”意思最接近,都表示齊全、不缺。但“曲備”更強調“周全”、“詳盡”的意味,隱含了覆蓋所有細節、無微不至的涵義。
- 齊全: 側重于物品或要素的齊整不缺,不如“曲備”強調周密和深度。
- 周到: 側重于考慮細緻、照顧全面,多用于對人的服務或考慮,與“曲備”用于描述事物狀态的側重點略有不同。
-
現代使用情況:
- “曲備”是一個典型的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口語和一般書面語中已極少使用,基本被“完備”、“周全”、“詳盡”等詞取代。
- 它主要出現在研究古代文獻、曆史、哲學、文論等領域,或者在需要特别強調古典韻味或精準表達“極其周全完備”的語境中偶見。
“曲備”意指極其周全、詳盡無遺地具備或完備。它描述了一種在廣度(所有方面)和深度(所有細節)上都達到完美無缺狀态的完備性,是古漢語中一個表達高度完備
網絡擴展解釋
“曲備”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核心解釋
“曲備”指準備充分、周密細緻,強調周全性。其中“曲”意為細緻、周密,“備”指準備,組合後形容考慮全面、無疏漏的狀态。
-
延伸含義
部分文獻(如漢蔡邕、晉葛洪的著作)中,“曲備”也被解釋為“完備”,例如禮儀、制度的完善。
二、發音與詞性
- 拼音:通常讀作qū bèi(“曲”為第一聲),但少數資料标注為qǔ bèi(第三聲),需結合語境區分。
- 詞性:形容詞,多用于書面或正式表達。
三、使用場景
- 描述準備周全
如:“此次方案曲備,可應對突發情況。”
- 形容制度或禮儀完善
如漢代文獻中“鼎俎之禮,節文曲備”,指禮儀細節完備。
四、注意事項
- 與“曲”其他含義的區分:
“曲”在“曲備”中讀qū,表“細緻”,而非讀qǔ(指韻文或歌曲)。
- 權威性差異:高權威來源側重“周密準備”,而部分網頁僅解釋為“完備”,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五、文獻例證
- 漢蔡邕《玄文先生李子材銘》:“鼎俎之禮,節文曲備。”
- 晉葛洪《抱樸子》:“彌綸人理,誠為曲備。”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不雜倡讴赤石脂刀柄東零西碎杜武庫恩甚怨生幹松共喻孤棟古法顧戀郭公塼鹘入鴉羣故心浩蕩合語諱隱瓠梁經過京丘沮惴抗高空子牢堅略陳鐮锷冥蒙南極潇湘泥頭溺信盤都丞潘郎鬓仆齋遷喬喬柯晴眉青楊巷穹窮诎強冗詞贅句殺蟲劑山腋市掾守習樹頂熟貨熟顆司旦寺刹踏爨探端绨幾統天駝價外宗望廬山瀑布無線電傳真飨勞攜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