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毖甯的意思、毖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毖甯的解釋

亦作“ 毖甯 ”。語出《書·大诰》:“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畢”。 孔穎達 疏:“天慎勞民使成功,亦當勤勞民使安寧”。後因謂勞民征讨,始得安甯為“毖寧”。 清 夏燮 《中西紀事·猾夏之漸》:“今者海氛未靖,譏察當嚴,揖盜開門,後患宜毖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毖甯”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古代文獻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1. 來源與定義
    該詞最早出自《尚書·大诰》:“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予曷敢不于前寧人攸受休畢。”
    根據孔穎達的注解,“毖”意為“謹慎、勤勞”,“甯”指“安甯”,整體可理解為通過勤勞治理或征讨,使民衆獲得安定。

  2. 引申含義
    後世(如清代夏燮《中西紀事》)将其引申為“在局勢動蕩時,通過嚴格治理或軍事行動實現長治久安”,強調未雨綢缪、防範後患的治理态度。

使用場景

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尚書》相關研究或查字典網(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毖甯

《毖甯》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毖 (bì)和甯 (níng)。其中,毖的部首是每 (měi),甯的部首是宀(mián),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毖甯》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衣裳之什·秋月》一章:“毖麥秀兮,甯菽茹。”其中,毖和甯都是指對農作物的祝福和保護,毖主要是用于對谷物的保護,甯主要是用于對菽(豆類作物)的保護。後來,毖甯逐漸演變為一個固定詞組,用來表示保護和祝福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毖甯分别寫作毖 (毗) 和甯 (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毖的寫法是略有變化的,常用的寫法是毗。而甯的寫法多種多樣,包括寧、甯、寜等。

例句

他一直毖甯着自己的弟弟,保護他不受傷害。

組詞

保毖、庇毖、愛甯、賜甯等

近義詞

保護、庇護、照顧、呵護等

反義詞

損害、傷害、破壞、冒犯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