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制的酒杯;精美珍貴的酒杯。 三國 魏 曹植 《侍太子坐》詩:“清醴盈金觴,餚饌縱橫陳。” 晉 張華 《遊獵篇》:“燔炙播遺芳,金觴浮素蟻。”《文選·江淹<别賦>》:“掩金觴而誰禦,橫玉柱而霑軾。” 呂延濟 注:“觴,酒杯也,以金為之。”
“金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金觞”由“金”和“觞”組成:
在文學作品中,“金觞”常被賦予兩層含義:
古代詩文中的經典用法包括: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創作或曆史描述,強調器物華貴或宴飲場景的隆重氛圍。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詩經》相關注疏。
《金觞》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用金子制成的酒杯。金觞由于其材質貴重、制作精美,常被人們用于重要的宴會或慶祝活動上。
《金觞》的拆分部首是金(jīn),觞(shāng)沒有拆分部首。《金觞》的總筆畫數為16畫。
《金觞》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在古時候,用金子制成的酒杯是貴族階層和上層社會的象征之一。金觞往往作為珍貴的禮物,用于重要的宴會和宗教儀式。
《金觞》的繁體字寫作「金觴」。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有所不同。《金觞》以楷書為基礎,古代的寫法可能略有差異,但整體結構依然相似。
1. 他端起金觞,品味着珍藏已久的美酒。
2. 宴會上,主人舉起金觞為客人祝賀。
金酒、觞酒、黃金觞、觞杯
金杯、宴杯、酒盞
陶觞(指用陶土制成的酒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