辍朝的意思、辍朝的詳細解釋
辍朝的解釋
(1).停止朝議。《禮記·曲禮下》:“輟朝而顧,不有異事,必有異慮,故輟朝而顧,君子謂之固。” 鄭玄 注:“心不正,志不在君。輟,猶止也。” 孔穎達 疏:“臣於朝矜莊儼恪,視不流目。若忽止朝而迴顧,此若非見異事,則心有異慮也,此由不先習也。”
(2).皇帝停止臨朝聽政。《舊唐書·文宗紀論》:“故事,天子隻日視事,帝謂宰輔曰:‘朕欲與卿等每日相見,其輟朝、放朝,用雙日可也。’”《東周列國志》第一回:“﹝ 宣王 ﹞遂得一恍惚之疾,語言無次,事多遺忘,每每輟朝。”
詞語分解
- 辍的解釋 辍 (輟) ò 中止,停止:辍止。辍學。辍筆。辍演。中辍。日夜不辍。 筆畫數:; 部首:車; 筆順編號:
- 朝的解釋 朝 ā 早晨:朝陽。朝晖。朝暮。朝霞。朝氣。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複無常)。 日,天:今朝。明朝。 晨夕野暮 朝 á 向着,對着:朝向。朝前。朝陽。坐北朝南。 封建時代臣見君;亦指宗教徒
網絡擴展解釋
“辍朝”是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兩層含義,其用法和背景如下:
一、基本釋義
-
停止朝議
指在朝廷會議中突然中斷讨論,通常因突發事件或臣子行為異常引發。例如《禮記·曲禮下》提到,若臣子在朝堂上無故停議并顧盼,可能暗示其心有異慮,屬于不合禮儀的行為。
-
皇帝停止臨朝聽政
多因皇帝身體不適、重大變故或特殊安排,暫停日常朝會。如《舊唐書·文宗紀論》記載,唐文宗曾調整單雙日上朝制度。
二、曆史背景與文獻例證
- 禮儀規範:根據鄭玄注《禮記》,辍朝行為被視為“心不正,志不在君”(《禮記·曲禮下》注),強調君臣禮儀的嚴肅性。
- 政治慣例:皇帝辍朝可能是短期調整(如唐代單雙日制度),也可能是長期暫停(如周宣王因病頻繁辍朝,《東周列國志》第一回)。
三、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史書或典章制度記載,現代語境中已無實際應用,常見于古籍研究或曆史文學作品中。
以上信息綜合了《禮記》《舊唐書》等文獻記載,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相關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辍朝(Chuí Cháo)是一個漢字詞語,其中“辍”是主字部分,由辶、木和此組部首部分構成;“朝”是辍朝的副字部分,由木、二和厶組成。
辍朝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演變過程。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較為繁複,而辍朝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常常是“辵、木、亠、二、厶”。字形演變至今,有些變體變成了現在所使用的簡化字形式,即“辍朝”。
辍朝作為一個詞語,沒有繁體的寫法。這個詞語主要在簡化字體中使用。
以下是辍朝的例句:
1. 他堅持了多年的早起鍛煉,從不敢辍朝。
2. 這個學生很有毅力,從不會辍朝學習。
辍朝的組詞:
1. 辍學:指停止學業。
2. 辍工:指停止工作。
辍朝的近義詞可以是“停止朝儀”,辍朝的反義詞可以是“持續朝儀”。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對其他問題有興趣,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