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上的意思、末上的詳細解釋
末上的解釋
(1).開頭;首先。《景德傳燈錄·文益禅師》:“有一片言語,喚作《參同契》,末上雲:‘竺土大僊心。’”《景德傳燈錄·從谂禅師》:“人問:‘和尚還入地獄否?’師雲:‘老僧末上入。’曰:‘大善知識為什麼入地獄?’師雲:‘若不入,阿誰教化汝?’”參閱 蔣禮鴻 《敦煌變文字義通釋》卷五。
(2).指樹梢頭。 前蜀 牛峤 《柳枝》詞之一:“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
詞語分解
- 末的解釋 末 ò 尖端,梢: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 最後,終了:末了(僶 )。末尾。末日。末代。窮途末路。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末業。末技。舍本逐末。 碎屑:末子。碎末。 傳統戲劇角色名,一
- 上的解釋 上 à 位置在高處的,與“下”相對:樓上。上邊。 次序或時間在前的:上古。上卷。 等級和質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語,一般借指文學藝術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由低處到高處:上山。上車。上升。 去
網絡擴展解釋
“末上”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1.開頭;首先
- 含義:指時間或順序上的起始點,表示某件事情的最初階段或首先進行的動作。
- 例證:敦煌變文《維摩诘經講經文》中記載:“末上先呼彌勒,令人毗耶,成佛雖在龍華。”
- 語境:多用于古漢語文獻,尤其在佛教經典或敦煌變文中,強調“最初”的意味。
2.指樹梢頭
- 含義:指樹木的頂端或枝條末端。
- 例證:前蜀詩人牛峤在《柳枝》詞中寫道:“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卿。”
- 語境:古代詩詞中常以“末上”形容自然景物,如春風吹拂樹梢的景象。
補充說明
- 該詞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敦煌文獻或古典詩詞時可能涉及。
- 兩個義項分别體現了時間/順序的起始和空間位置的頂端,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敦煌變文集或《景德傳燈錄》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末上的意思
末上(mò shàng)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最後一次登上某個地方或參加某個活動”。通常用來形容某人達到某個目标、登頂某個高峰或者完成某個終極任務。
拆分部首和筆畫
末的部首是木,總共有5個筆畫。
上的部首是一,總共有1個筆畫。
來源和演變
末字最初的本義是樹木頂端的枝葉。後來引申為最後、終究之意。
繁體
末的繁體字為末。
上的繁體字為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末的寫法有出入,比如商代時期的金文中,末字的形狀是像樹木一樣的橫豎交錯的形狀。
例句
1. 這位登山者終于末上了珠穆朗瑪峰。
2. 經過努力,他成功地末上了大學。
組詞
末尾、末路、末端、末年、未了之事。
近義詞
到達、完成、成功、登頂。
反義詞
初次、起點、開始、未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