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公公的意思、公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公公的解釋

(1) [husband's father;father-in-law]∶丈夫的父親

(2) [grandfather] 〈方〉∶祖父

(3) [grandpa]∶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老公公

(4) [eunuch]∶舊時對太監的稱呼

詳細解釋

(1).稱丈夫的父親。《三國志平話》卷上:“學究妻子又來送飯,不見學究回來,告與公公得知,即時将引長子等去尋。”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媳婦,自你公公與二子出門,杳無消息,不知功名如何。” 清 李漁 《風筝誤·釋疑》:“你們兩個女婿都不曾拜丈人,兩個媳婦都不曾拜公公。” 冰心 《最後的安息》:“因為她過來不到兩個月,公公就病死了,她婆婆成天裡咒罵她,說她命硬,把公公克死了。”

(2).對太監的稱呼。《西遊記》第六八回:“太監道:‘校尉不要扯他。我等同到館中,便知端的。’ 八戒 道:‘你這兩個奶奶知事。’衆校尉道:‘這和尚委不識貨!怎麼趕着公公叫起奶奶來耶?’” 明 屠隆 《綵毫記·為國薦賢》:“公公叩頭,小人們聞皇上爺今日便殿開宴,召諸學士應制賦詩,小人們在此伺候供應。” 清 李漁 《玉搔頭·抗節》:“二位公公聽啟,天子至尊,天下至大,三十六宮的女子,那一位不是佳人。”

(3).指祖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 卧師 ﹞問 鐵生 道:‘你上代有個 繡衣公 麼?’ 鐵生 道:‘就是吾家公公。’” 清 蔣士铨 《臨川夢·花慶》:“説到了此處,孫兒們,快斟大杯來,我與你公公叫乾。” 清 翟灏 《通俗編·稱謂》:“《呂氏春秋》:‘ 孔子 弟子從遠方來, 孔子 荷杖而問之曰:“子之公不有恙乎?”次及父母,次及兄弟妻子。’按此所雲,公者祖也。今 浙 廣 猶稱祖曰公公。”

(4).尊稱年老的男子。 宋 張端義 《貴耳集》卷上:“若言七十當緻仕,八十公公也合歸。”《西遊記》第六七回:“ 行者 躬身問道:‘公公高姓?’”

(5).猶祖上。 明 湯顯祖 《牡丹亭·怅眺》:“比如我公公 柳宗元 ,與你公公 韓退之 ,他都是飽學才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公公"一詞在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具體釋義需結合語境,以下是其權威解釋及來源參考:

一、對太監的尊稱(舊時用法)

指古代宮廷中被閹割後服侍皇室成員的男性官員。此用法帶有時代特征,現代已不常用。

來源依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因未檢索到可驗證的線上詞典鍊接,建議查閱紙質版或權威數據庫《現代漢語詞典》"公公"詞條。

二、兒媳對丈夫父親的稱呼(方言/口語)

常見于中國南方方言(如吳語、粵語)及部分北方地區,是"丈夫的父親"的口語化稱謂,與"婆婆"(丈夫的母親)相對。

來源依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

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官網語言學資源庫(需權限訪問)。

三、對老年男性的尊稱(古語/敬稱)

古代用于敬稱年長的男性,如"老爺爺"。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文學或曆史語境。

例證:《紅樓夢》第九回:"賈珍吩咐賈蓉道:‘你去問問你公公(指賈代儒)好。’"

來源依據:人民文學出版社《紅樓夢》注釋本。

四、部分方言中對祖父的稱呼

在閩南語等方言中,"公公"可指祖父,但此用法非普通話标準。

來源依據:李榮主編《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江蘇教育出版社


權威性說明:以上釋義綜合《現代漢語詞典》《漢語方言大詞典》及經典文學作品,符合漢語詞彙規範。因線上詞典資源未開放完整接口,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官方出版平台獲取紙質/電子版詞典驗證詳細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

“公公”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以下是其主要釋義:

1.丈夫的父親

最常見的用法是妻子對丈夫父親的稱呼,屬于家庭親屬稱謂。例如:“她與公公婆婆同住”。

2.方言中的祖父或外祖父

在江浙等地的吳語方言中,“公公”可指代祖父或外祖父。例如:“小朋友拉着公公的手去公園”。

3.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用于晚輩對年長男性的禮貌稱呼,類似“老爺爺”。例如:“這位老公公經常在社區幫忙”。

4.舊時對太監的稱呼

多見于古代或近代文學作品中,如“宮廷裡的公公傳旨”。


補充說明:

如需更詳細例證或曆史演變,可參考上述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

哀玉白帢白雲孤飛暴恣敝賦币齎春賽楚懸黎辭貌翠茂大路貨刀美蘭多樣豐嘉豐壯服服帖帖腹裡榦河跟超掖夾挂扯鶴觜鋤虹旆紅雪話長宦程驚悟酒闌積旬棘蒬絶哭決善絶藝喟然勒拿河曆史意義龍箫論説棉花絨内閤疲餧曝書牽挂容鬓賽事申祝實驗霜椑雙鍵四等筍鞭騰起廷杖提味晩志微眚危語卧護骁騎效犬馬力霄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