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麟角鳳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lín jiǎo fèng zuǐ,其核心含義是比喻極其稀有、珍貴的事物或人才。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成語最早出自漢代東方朔的《海内十洲記》:
“煮鳳喙及麟角,合煎作膏,名之為續弦膠,或名連金泥。此膠能續弓弩已斷之弦,刀劍斷折之金。”
此處以“麟角鳳嘴”為材料,制成可修複斷裂兵器的神奇膠泥,突顯其珍稀性。
例:這件古董堪稱麟角鳳嘴,世間僅存一件。
例:他在學術界的成就如麟角鳳嘴,備受推崇。
元代王逢在《梧溪集》中曾用“麟角鳳毛”表達類似含義,進一步擴展了該成語的用法。此外,其核心意象與“物以稀為貴”的哲學觀念相通,反映了古代文化對稀缺性的推崇。
如需更完整的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海内十洲記》及相關古籍文獻。
《麟角鳳嘴》是一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形狀或容貌十分美麗奇特。由于麟和鳳都是神話中的神獸,而麟的角和鳳的嘴又是它們兩個身上最獨特的部分,因此用來形容美麗奇特的事物非常貼切。
《麟角鳳嘴》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麟(鹿字旁,14筆畫) 角(角字旁,7筆畫) 鳳(凡字旁,9筆畫) 嘴(口字旁,13筆畫)
《麟角鳳嘴》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麟和鳳都是古代神話中的神獸,而它們的角和嘴又是最為獨特的部分,因此被用來形容美麗奇特的事物。
在繁體字中,麟和鳳的字形稍有變化,分别為麟(鹿字旁,14筆畫) 角(角字旁,7筆畫) 鳳(鳥字旁,11筆畫) 嘴(口字旁,13筆畫)。
在古代,對于《麟角鳳嘴》的漢字寫法并沒有明确規定。不過,據史書記載,古人在描述麟和鳳時常使用一些象形文字,例如麟可能會寫成“鹿多頭”,鳳可能會寫成“倉跑鳥”。而角和嘴則直接使用當時的漢字寫法。
1. 這個珠寶戒指的設計獨特,宛如麟角鳳嘴,非常精美。
2. 她穿着一襲麟角鳳嘴的旗袍,在人群中格外顯眼。
1. 麟趾鳳毛
2. 麟鳳相守
3. 麟鳳合鳴
1. 美輪美奂
2. 美如畫
3. 美不勝收
1. 平凡普通
2. 普普通通
3. 普通無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