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衡定的意思、衡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衡定的解釋

(1). 南朝 梁 衡山侯 蕭恭 和 定襄侯 蕭祗 的并稱。《南史·張缵傳》:“ 定襄侯 祗 無學術,頗有文性,與兄 衡山侯 恭 俱為皇太子愛賞。時 纘 從兄 謐 聿 并不學問,性又凡愚。 恭 祗 嘗預東宮盛集,太子戲 纘 曰:‘丈人 謐 聿 皆何在?’ 纘 從容曰:‘ 纘 有 謐 聿 ,亦殿下之 衡 定 。’”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新錄·官名地名從省》:“六朝人稱…… 定襄侯 祗 、 衡山侯 恭 為 衡 定 。”

(2).猶評定。 郭沫若 《斥反動文藝》:“今天是人民的革命勢力與反人民的反革命勢力作短兵相接的時候,衡定是非善惡的标準非常鮮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衡定”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基本含義與用法

  1. 核心解釋
    指通過衡量、判斷來确定事物的真實情況或價值,強調對事物的全面評估和确認。由“衡”(衡量、判斷)和“定”(确定、評定)組合而成。
    例句:面對複雜問題,需多方“衡定”後再做決策。

  2. 現代引申義
    在當代語境中,可表示對是非善惡的評定。例如郭沫若曾用該詞表達對文藝标準的判斷。

二、曆史典故釋義

指南朝梁代的兩位侯爵——衡山侯蕭恭與定襄侯蕭祗的并稱。此用法源于《南史·張缵傳》,後清代學者錢大昕在考據中也提及。

三、其他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二

衡定的意思

衡定,字義為衡量、确定、判斷。指根據一定的标準來判斷事物的好壞、優劣、真假等。

拆分部首和筆畫

衡定的拆分部首是 行,并且由12個筆畫組成。

來源

“衡定”一詞最早出現在《周易》中,這是中國古代哲學家鄒衍在《周易注》中創造的一個詞彙。

繁體

“衡定”的繁體字為 "衡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衡定"的寫法稍有不同,"衡"字隻有一個短豎在上方,"定"字的上方寫法與現代稍有差異。

例句

1. 這位老師憑借豐富的經驗和準确的判斷力,能夠迅速衡定一個學生的水平。

2. 在審判中,法官需要全面搜集舉證材料,以便準确地衡定被告的罪行。

組詞

1. 衡量:對事物進行評估或判斷。

2. 定量:按照一定的标準進行量化。

3. 衡器:用于衡量物體重量的器具。

近義詞

判定、評定、判斷。

反義詞

搖擺、猶豫、不确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