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寸見方之地。極言地小。《新唐書·員半千傳》:“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不使臣披露肝膽乎?”
(2).指心。《列子·仲尼》:“嘻!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俗語雲:‘但存方寸地,留與子孫耕。’指心而言也。三字雖不見於經傳,卻亦甚雅。”《警世通言·萬秀娘仇報山亭兒》:“ 陶鐵僧 叉大拇指不離方寸地道:‘告員外,實不敢相瞞,是有四五十錢,安在一箇去處。’” 清 百一居士 《壺天錄》卷上:“隻隔這重門,恐無術周知民隱;但憑方寸地,願爾曹共體吾心。”
"方寸地"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漢語詞彙,其釋義可從字面、典故及引申義三個層面理解:
字面本義
"方寸"指一寸見方,極言面積狹小。"方寸地"字面意為面積非常狹小的土地,常用于形容實際空間的局促。例如《漢語大詞典》釋義為"一寸見方之地,極言地小"(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核心比喻義
該詞最經典的用法是比喻人心或心境,典出《列子·仲尼》:"吾見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虛矣。"此處以物理空間的狹小對應心理空間的無限可能,強調心靈是情感與思維的主宰(來源:中華書局《列子譯注》)。
戰國時期道家著作《列子》記載:魯國儒生叔孫豹面對生死危機時,其弟子說"見子之心,方寸之地虛矣",意指老師心境澄明。此典故确立"方寸地"為心靈代稱的文化意象(來源: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諸子集成·列子卷》)。
心理空間象征
當代用法延續比喻義,如"守住人生方寸地",強調精神世界的堅守與修養(來源:北京大學《中國成語大辭典》)。
現實空間指代
在城鄉建設語境中,該詞引申為被高效利用的有限空間,如"城市方寸地變身社區花園",體現集約發展理念(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民生專題報道)。
參考資料
“方寸地”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如需更完整的出處或例句,可參考《鶴林玉露》《列子》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
拔河八珍玉食本根鼻涕團不自聊長入長籲短氣從流蹈雅點眼多嬌藩司風狂風衣負離子鲠直公檮貫通融會谷歌憨聲憨氣好來好去幻世回奪徽徽回驟簡澹交衡狡捷傑傑解魄潔雅金室絕收駒騋炕柴竈恪守不渝剾刀煉魄柳箧子冥應明真漚苎千椿敲牙頃刻花青丘繳蛇年世講試煉所用塘卒他室田翁同心一力推拏王謝相對無言祥肉香尉憲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