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衛星城的意思、衛星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衛星城的解釋

[satellite city;satellite town] 依賴大城市經濟支持的一個從屬地區或郊區縣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衛星城(Satellite City)是指圍繞中心城市(母城)建立的、具有相對獨立性但聯繫緊密的城鎮,旨在分散大城市人口和産業壓力,優化城市結構。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起源

衛星城的概念由美國學者泰勒于1915年提出,其名稱源于地理分布類似衛星環繞行星的形态。它通常位于大城市郊區或周邊100公裡範圍内,擁有就業崗位、住宅和公共設施,例如中國的浦東新區和濱海新區。廣義上指自然存在的周邊城鎮,狹義上則特指為分擔城市功能而規劃建設的城鎮。

二、主要特征

  1. 獨立性:具備完善的生活與生産功能,可滿足居民日常需求。
  2. 緊密聯繫:與母城通過便捷交通連接,經濟、文化、行政管理等方面高度關聯。
  3. 空間隔離:與母城之間常以農田或綠帶分隔,避免連片擴張。

三、類型劃分

按主導職能可分為三類:

四、核心作用

  1. 疏解城市問題:緩解母城人口膨脹、交通擁堵和環境污染。
  2. 促進區域發展:支援農村建設,帶動郊區經濟與文化提升。
  3. 優化城市布局:通過工廠外遷實現舊城改造,同時為産業升級提供空間。
  4. 戰略安全:分散工業和人口,符合人防與戰備需求。

五、典型案例

中國案例包括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國際案例如倫敦周邊的米爾頓凱恩斯。這些衛星城通過分擔母城功能,實現了區域協同發展。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查看搜狗百科或MBA智庫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衛星城的意思

衛星城指的是位于大城市周邊的一個規模相對較小、但與大城市有着緊密聯繫的城市。它常常以極高的便利性為大城市提供輔助功能,如居住、工作、娛樂等。衛星城通常是由原本農村地區或者相對獨立的小城鎮發展而來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衛星城的拆分部首是卩(㔾),其中“北”是主要部分。“衛”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卩,筆畫數為5;“星”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日,筆畫數為9;“城”這個字的拆分部首是土,筆畫數為6。

來源和繁體字

“衛星城”一詞源于英文“satellite town”,最早出現在20世紀50年代,用來形容倫敦郊區獨立發展的小城鎮。“衛星城”詞語在中國也是在20世紀50年代引入的。在繁體字中,“衛”字寫作“衛”,“城”字寫作“城”,而“星”字與簡體字一緻。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的“衛”字寫作巍,表示高大、偉岸的意思。“星”字寫作騉,指的是一種馬的品種。“城”字的古代寫法是成,形狀像一座城牆。

例句

1. 這個城市的衛星城發展迅速,成為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

2. 我們計劃在衛星城購買一套房子,以便更加便利地前往工作。

組詞

衛星導航、衛星通信、衛星電視、衛星定位、衛星氣象

近義詞

附庸城、衛星鎮

反義詞

主城區、市中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