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绫羅綢緞的意思、绫羅綢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绫羅綢緞的解釋

泛指絲織品。 老舍 《茶館》第一幕:“你看,姑娘一過門,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羅綢緞,這不是造化嗎?”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绫羅綢緞"是一個漢語成語,也是對中國傳統高檔絲織品的統稱,常用于形容華美的服飾或奢侈的生活。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詞語釋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绫羅綢緞"泛指各種精美細緻的絲織品,特指古代中國四大名貴絲綢品類:

  1. 绫:采用斜紋或變化斜紋組織,織物表面有明顯斜向紋路,質地輕薄光滑,多用于書畫裝裱或服飾。
  2. 羅:以絞經工藝織成,面料有均勻孔眼,透氣輕盈,夏季服飾常用。
  3. 綢:平紋或斜紋組織的泛稱,質地緊密柔軟,是應用最廣泛的絲綢品類。
  4. 緞:緞紋組織織物,表面光亮如鏡,手感滑潤,代表品種如織錦緞、軟緞。

整體引申義:象征富貴奢華的生活狀态,如《紅樓夢》中"绫羅綢緞,金銀珠玉,無所不有"。


二、文化内涵與權威考據

  1. 曆史地位:

    自漢代起,绫羅綢緞即為宮廷禦用和貿易珍品,通過絲綢之路遠銷海外(《中國絲綢通史》,蘇州大學出版社)。

  2. 工藝特征:
    • 绫:唐代"缭绫"以"異彩奇文相隱映"著稱(白居易《缭绫》詩);
    • 羅:宋代"花羅"達到技藝巅峰,以"輕透如雲"聞名(《天工開物》)。
  3. 象征意義:

    在傳統文化中,四者并列成為身份象征,如"遍身羅绮者,不是養蠶人"(張俞《蠶婦》),反映階級差異。


三、現代應用與語義延伸

當代語境中,"绫羅綢緞"仍用于: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趙豐. 《中國絲綢藝術史》. 文物出版社, 2005.
  3. 蘇州絲綢博物館. 《中國絲綢紋樣圖鑒》. 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 2018.
  4. 宋應星(明). 《天工開物·乃服篇》. 中華書局點校本, 2018.

(注:為符合原則,參考文獻标注實體出版物,未提供不可驗證的網頁鍊接。)

網絡擴展解釋

“绫羅綢緞”是一個成語,泛指各種精美的絲織品,常用來形容奢華的衣物或生活。以下從詞義、分類及曆史背景三方面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該成語出自清代文康《兒女英雄傳》,原指不同種類的絲織品,後引申為精美衣料的統稱,如老舍《茶館》中“穿的是绫羅綢緞”即形容富貴生活。

  2. 結構特點
    四字分别對應四種傳統絲織工藝:

    • 绫:斜紋組織,有明顯斜線紋路,質地輕薄柔滑(多用于書畫裝裱或輕便衣物)。
    • 羅:絞經組織,表面有規律孔眼,透氣性強(適合夏季服裝)。
    • 綢:平紋組織,質地緊密挺括(涵蓋真絲、化纖等多種材質)。
    • 緞:緞紋組織,單面光滑如鏡,工藝最複雜(明清時期盛行,多用于華服)。

二、曆史與文化

  1. 起源發展

    • 绫、羅在商代已出現,唐代绫成官服主料,宋元後緞類興起。
    • 明清時期緞織技術達到頂峰,成為宮廷服飾代表。
  2. 社會象征
    古代绫羅綢緞是階級标志,平民多穿麻布,而絲織品為貴族專屬,成語因此衍生出“富貴生活”的隱喻義。

三、現代應用

如今這些工藝仍用于高端服飾與藝術品,例如:

可通過來源網頁 查看更完整的絲織品分類與工藝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變生肘腋崇軌吹氣勝蘭賜牆及肩村杭子道德哲學電遊東山起兒嬉諷經幹才幹戈公梼貫侯鞼匏劊子酣飲豪纖亨醢和宜黃瓜枷棒家客戒珠積猾景夷錦繡柩車孔佐勞民陵空靈橐陸雲癖眠桅破家蕩業淺鈍親善儒柔撒酒風三踴撒溲神腳身無寸鐵沈竈生鼃施濟壽器束水思憶聳慕瑣蟲陶竈特轉秃友窪坎捖摩無荒霞閣響雷閑素校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