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棺材。《後漢書·皇後紀下·孝崇匽皇後》:“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為喪主,斂以東園畫梓壽器。” 李賢 注:“梓木為棺,以漆畫之。稱壽器者,欲其久長也,猶如壽堂、壽宮、壽陵之類也。” 唐 杜牧 《池州李使君沒後十一日,處州新命始到感而成詩》:“ 縉雲 新命詔初行,纔是孤魂壽器成。”
(2).指生前預制的棺木。《儒林外史》第三二回:“老伯的壽器是我備下的,如今用不着,是不好帶去了。” 駱賓基 《膠東的“暴民”》:“每家農戶……有老人的,就注意該挑什麼木料的壽器。”
“壽器”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òu qì,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文學作品中的用例,可參考《後漢書》《儒林外史》等文獻。
壽器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用來祈求長壽和健康的物品或器具。
壽器的部首是玉(⺩),總共有11個筆畫。
壽器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人們在古代就開始使用壽器來祈求長壽和健康。壽器通常是由玉、石、金屬等材料制成,形狀多樣,比如玉镯、金手镯、玉佩等。
壽器的繁體字為壽器。
在古代,壽器的漢字寫法可能并不完全與現代相同。其中一種古代寫法為「壽器」,壽字的上部是士,下部是受的古字形,寓意長壽。
1. 他送給我一件壽器,祝福我能健康長壽。
2. 在廟宇裡,人們燒香拜佛,常常會攜帶一些壽器。
壽器的相關組詞有:壽衣、壽杯、壽桃、壽面、壽山石等。
祈福品、祥瑞物等是壽器的近義詞。
死器是壽器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