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apability;ability]∶辦事的本領(别看他不起眼,卻有幹才)
(2) [capable person]∶有辦事能力的人
這個人是個幹才
(1).辦事的才能。《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那 商功父 生性剛直,頗有幹才,做事慷慨,又熱心,又和氣。” 明 唐順之 《牌》:“總兵部下官目平日稍有幹才可託得一臂之力者,水陸是何人?”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四:“ 松江 張夢喈 之妻 汪氏 ,名 佛珍 ,能詩而有幹才。”
(2).指有辦事才能的人。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四:“ 劉健群 是一位幹才,讓他做廳長好了,何必要把我的名字加上去呢?”
幹才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核心維度:
辦事的才能
指處理事務的實際能力與效率,強調解決問題、執行任務的綜合素養。
示例: 他工作雷厲風行,是個很有幹才的管理者。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
具備才能的人
特指有較強實踐能力和組織才幹的人,多用于肯定某人的工作能力。
示例: 公司急需招聘幾位幹才推進新項目。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幹”取“做事、擔任”之意(如“幹事”),“才”指能力或資質,組合後凸顯“實幹能力”的内涵。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
多用于職場或組織管理場景,含褒義色彩,與“空談”形成對比(如“實幹之才”)。
來源:《當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21年。
“幹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既指人的能力特質,也指具備這種能力的人。以下是詳細解釋:
辦事的才能
指個人在解決問題或處理事務時展現出的高效、務實的能力。例如:“他雖其貌不揚,卻頗有幹才。”
有辦事才能的人
形容具備出色執行力和管理能力的人才,能獨當一面完成任務。例如:“這位經理是團隊中的幹才。”
如需更多用法或對比分析,可參考權威詞典(如《漢語詞典》)或文學作品中的實際案例。
安常履順百和香敗絮邊費虿介車殆馬煩儲藏倒反倒[立]像得度颠倒黑白斷壁獨園沨融奉谒否鬲甘心氏公畦過獎郭郎子故土難離和膳後言胡碴肩帶鵳鵳子機棙泾濁渭清巾舃金薤錦質愧厲蠟楂立盹行眠淪沒買空賣空芒芋末季木豆穆如清風内地澎湃忍辱含垢柔愞贍養失勒守助松軒谇辱特效同德同心外妹晚帆無疆之休下馬閑探銷距謝功曹羲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