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諷經的意思、諷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諷經的解釋

(1).念經。 明 李贽 《禮誦藥師告文》:“趁此一百二十日期會,諷經拜懺道場。” 周振鶴 《蘇州風俗·婚喪禮俗·兇禮》:“四,做七。死後每七日,必延僧侶或羽士禮忏諷經;凡七次,曰做七。”

(2).誦讀經書。 清 龔自珍 《述思古子議》:“童子但宜諷經,安知説經?是為侮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諷經”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理解:

  1. 宗教儀式中的念經
    指在佛教、道教等宗教活動中誦讀經文的行為,常見于法事或超度儀式。例如:

    • 明代李贽在《禮誦藥師告文》中提到“趁此一百二十日期會,諷經拜懺道場”,體現宗教儀軌中的念經活動。
    • 民俗記載中,喪禮“做七”時需延請僧侶“諷經”超度亡魂。
  2. 誦讀經典書籍
    指對儒家典籍或其他經書的朗讀與學習,強調文本的誦讀而非深入闡釋。例如:

    • 清代龔自珍在《述思古子議》中批評“童子但宜諷經,安知説經”,指出兒童僅機械誦讀經書而缺乏理解的問題。

注意:部分資料(如)将“諷經”解釋為“諷刺經典”,但此說法未見于權威文獻,可能為現代衍生或誤讀,需謹慎采用。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判斷詞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關于《諷經》的一些信息:

詞義

《諷經》一詞表示對經書進行諷刺、嘲笑或批評,是一種對經典典籍的戲谑或諷刺方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諷經》的拆分部首是言和書,總共有8畫。

來源和繁體

《諷經》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用于形容對經典經書的嘲笑或批評。在繁體中,該詞的寫法為「諷經」。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諷經」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寫法可能需要參考古代文獻或字帖。

例句

諷經一詞可以用于句子中來表示對經書的戲谑,例如:

他以嘲諷的口吻對《論語》進行諷經。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與「諷經」相關的組詞有諷刺、譏諷、嘲笑等。近義詞可能包括譏諷、戲谑,反義詞可能包括稱贊、褒獎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