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句的意思、麗句的詳細解釋
麗句的解釋
(1).俪句;對偶的句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麗句與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韻俱發。”
(2).妍麗華美的句子。 唐 韓愈 《和虞部盧四汀酬翰林錢七徽赤藤杖歌》:“妍辭麗句不可繼,見寄聊且慰分司。” 宋 晏幾道 《臨江仙》詞:“ 東野 亡來無麗句,于君去後少交親。” 清 汪啟淑 《水曹清暇錄》:“閑題麗句寄瑤臺,邀取 飛瓊 駕鶴來;遲日煖風煙景媚,碧桃花下共持杯。”《讀書》1991年第8期:“個别篇章嫌過于鋪陳辭藻,以緻因堆砌麗句而流于蹇澀難通。”
詞語分解
- 麗的解釋 麗 (麗) ì 好看,漂亮:美麗。秀麗。明麗。絢麗。富麗。麗質(女子美好的品貌)。風和日麗。 附着:附麗。 麗 (麗) í 〔高麗〕朝鮮曆史上的王朝,舊時習慣上沿用指稱朝鮮。 古同“罹”,遭遇。
- 句的解釋 句 ù 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句子。句法。 〔句讀( 量詞,用于語言:三句話不離本行(俷 )。恥 )〕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讀”。 句 ō 〔高句骊〕古國名,即“高麗”。 筆畫
專業解析
麗句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核心釋義
麗句(lì jù)指文辭華美、對仗工整的詩文語句,強調語言形式的精緻與藝術性。其内涵包含:
- 形式之美:辭藻華麗、音韻和諧,常見于骈文、律詩等文體(如“清辭麗句”)。
- 意境之雅:通過精煉的語言傳遞隽永的意象或情感(如“麗句與深采并流”)。
二、詞源與結構
- 構詞法:偏正結構,“麗”修飾“句”。“麗”本義為“華美”,“句”指文句。
- 曆史溯源:最早見于六朝文論,如劉勰《文心雕龍·麗辭》提出“麗句與深采并流”,強調形式與内容的統一 。
三、權威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
“麗句:美麗的文句。多指詩文中绮麗的句子。”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年修訂版)
- 《古代漢語詞典》:
“麗句:對偶工巧、辭藻華美的語句,特指骈文中的精美對句。”
(來源:商務印書館《古代漢語詞典》,2014年版)
四、文學應用與經典例證
- 骈文典範:王勃《滕王閣序》中“落霞與孤鹜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以麗句繪景,工整如畫 。
- 詩歌創作:杜甫《戲為六絕句》稱“清詞麗句必為鄰”,主張融合質樸與華美。
- 文論評價:清代沈德潛《說詩晬語》評李商隱詩“麗句之中含沉郁”,揭示華麗表象下的深沉情感。
五、現代使用場景
當代語境中,“麗句”仍用于評價語言藝術:
- 文學批評:如“此詩麗句紛披,然意蘊稍淺”。
- 創作指導:寫作教程常強調“煉字琢句,追求麗句與深意兼備”。
權威參考文獻:
- 劉勰《文心雕龍·麗辭》,中華書局校注本。
- 王勃《滕王閣序》,收錄于《王子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 沈德潛《說詩晬語》,人民文學出版社評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麗句”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釋義
-
對偶的句子(俪句)
指古代文學中講究對仗工整的句式,常見于骈文、詩詞等文體。例如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提到“麗句與深采并流”,強調其對偶性與文采的結合。
-
妍麗華美的句子
形容辭藻優美、意境動人的語句。如唐代韓愈詩雲“妍辭麗句不可繼”,宋代晏幾道詞中“東野亡來無麗句”,均指此類文句的審美價值。
二、擴展解析
- 字源關聯
“麗”本義為“成對”(如“麗鈎芒與骖蓐收兮”),後引申為“美麗”,因此“麗句”兼具對仗工整與辭藻優美的雙重特性。
- 文學應用
常見于詩詞、骈文,如清代汪啟淑的詩句“閑題麗句寄瑤臺”,以及杜甫評價他人作品時提到的“清詞麗句必為鄰”。
三、例句參考
- “玉溪生清詞麗句,何敢比肩。”
- “妍辭麗句不可繼,見寄聊且慰分司。”(韓愈,)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麗句”既強調形式上的對仗,也注重内容與辭藻的優美,是漢語文學中兼具結構美與意境美的表達方式。
别人正在浏覽...
哀歌表貉閉囚成招熾昌初間縒綜蔥籠麤衣戴帽饧等人鈍兵挫銳反魂香飛沉豐穰峰值鋼水告訴寒泉後台歡喜若狂揮擾胡運家事節止亟亟進口久道沮亂卡其蘭亭蘭羞煉乳嫠獨禮官埋瘗蓂曆嫫母膨漲嶈嶈锓木人據孺兒灑塵沈潦十二戟師工事力試鍊時失試驗獸臣屬地舒心騰馬外感渦蟲險陸窸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