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清冽的泉水或井水。《易·井》:“井洌寒泉,食。” 晉 左思 《招隱詩》之二:“前有寒泉井,聊可瑩心神。” 唐 王昌齡 《行路難詩》:“雙絲作綆繫銀瓶,白尺寒泉轆轤上。”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忠魂入夢》:“遂聳身投井死,土人義之,遂閉塞井,闌上加黃土,因近官衙,不敢作殯宮墓道,然亦不忍再酌寒泉,遂築如平阜。”
(2).《詩·邶風·凱風》:“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詩序謂“美七子能盡其孝道,以慰其母心”。後世遂以“寒泉”為子女孝敬母親的典故。《文選·潘嶽<******賦>》:“覽寒泉之遺歎兮,詠《蓼莪》之餘音。” 呂向 注:“《詩》雲:‘爰有寒泉,在 浚 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孝子思養其親,故覽詠是篇而有遺歎。” 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後哀策文》:“思寒泉之罔極兮,託彤管於遺詠。”參見“ 寒泉之思 ”。
(3).猶黃泉,九泉。 唐 王勃 《為原州趙長史為亡父度人表》:“但臣霜露之感,瞻彼岸而神銷;烏鳥之誠,俯寒泉而思咽。” 蔣清翊 注:“寒泉,今指黃泉。”
(4).古代泉名。在今 湖南 祁陽縣 境内。 唐 元結 《寒泉銘序》:“ 湘江 西峯 直 平陽 江口,有寒泉出於石穴……其水本無名稱也,為其當暑大寒,故命曰 寒泉 。”
“寒泉”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寒泉既可以是自然意象,也可作為文化符號(孝道、生死),同時有具體的地理指向。其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寒泉,是一個用來形容冷冽清澈的泉水的詞語。它由“寒”和“泉”兩個字組成。
“寒泉”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宀”和“氵”,其中“宀”是寒字的部首,表示與房屋有關的意思;“氵”是泉字的部首,表示與水有關的意思。寒字的筆畫數為5畫,“泉”字的筆畫數為8畫。
寒泉一詞最早見于《後漢書·王莽傳》:“濟有寒泉,泛流于人,可清濁沩洲,盈下之晨。”這裡描述了濟水有一個特别清冽的泉水。從此以後,寒泉一詞被用來形容冰冷而清澈的泉水。
寒泉的繁體字為“寒泉”。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寒泉的寫法與現代相似,隻是一些細節有所不同。
1. 夏日的午後,我們在森林深處找到了一眼寒泉,那清澈的水流讓我們感到一陣涼意。
2. 寒泉的水清澈見底,仿佛能看見水底的鮮花和遊魚。
與寒泉相關的組詞:冰寒、寒冷、泉水、清澈。
與寒泉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寒井、冰泉、冷泉。
與寒泉相反的詞語是溫泉,它表示溫暖而湧出的泉水。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