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句的意思、丽句的详细解释
丽句的解释
(1).俪句;对偶的句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2).妍丽华美的句子。 唐 韩愈 《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 宋 晏几道 《临江仙》词:“ 东野 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 清 汪启淑 《水曹清暇录》:“闲题丽句寄瑶臺,邀取 飞琼 驾鹤来;迟日煖风烟景媚,碧桃花下共持杯。”《读书》1991年第8期:“个别篇章嫌过于铺陈辞藻,以致因堆砌丽句而流于蹇涩难通。”
词语分解
- 丽的解释 丽 (麗) ì 好看,漂亮:美丽。秀丽。明丽。绚丽。富丽。丽质(女子美好的品貌)。风和日丽。 附着:附丽。 丽 (麗) í 〔高丽〕朝鲜历史上的王朝,旧时习惯上沿用指称朝鲜。 古同“罹”,遭遇。
- 句的解释 句 ù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句读(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俷 )。恥 )〕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 句 ō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笔画
专业解析
丽句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丽句(lì jù)指文辞华美、对仗工整的诗文语句,强调语言形式的精致与艺术性。其内涵包含:
- 形式之美:辞藻华丽、音韵和谐,常见于骈文、律诗等文体(如“清辞丽句”)。
- 意境之雅:通过精炼的语言传递隽永的意象或情感(如“丽句与深采并流”)。
二、词源与结构
- 构词法:偏正结构,“丽”修饰“句”。“丽”本义为“华美”,“句”指文句。
- 历史溯源:最早见于六朝文论,如刘勰《文心雕龙·丽辞》提出“丽句与深采并流”,强调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
三、权威词典释义
- 《汉语大词典》:
“丽句:美丽的文句。多指诗文中绮丽的句子。”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修订版)
- 《古代汉语词典》:
“丽句:对偶工巧、辞藻华美的语句,特指骈文中的精美对句。”
(来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2014年版)
四、文学应用与经典例证
- 骈文典范: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以丽句绘景,工整如画 。
- 诗歌创作:杜甫《戏为六绝句》称“清词丽句必为邻”,主张融合质朴与华美。
- 文论评价:清代沈德潜《说诗晬语》评李商隐诗“丽句之中含沉郁”,揭示华丽表象下的深沉情感。
五、现代使用场景
当代语境中,“丽句”仍用于评价语言艺术:
- 文学批评:如“此诗丽句纷披,然意蕴稍浅”。
- 创作指导:写作教程常强调“炼字琢句,追求丽句与深意兼备”。
权威参考文献:
-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中华书局校注本。
- 王勃《滕王阁序》,收录于《王子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 沈德潜《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评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丽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
对偶的句子(俪句)
指古代文学中讲究对仗工整的句式,常见于骈文、诗词等文体。例如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丽句与深采并流”,强调其对偶性与文采的结合。
-
妍丽华美的句子
形容辞藻优美、意境动人的语句。如唐代韩愈诗云“妍辞丽句不可继”,宋代晏几道词中“东野亡来无丽句”,均指此类文句的审美价值。
二、扩展解析
- 字源关联
“丽”本义为“成对”(如“丽钩芒与骖蓐收兮”),后引申为“美丽”,因此“丽句”兼具对仗工整与辞藻优美的双重特性。
- 文学应用
常见于诗词、骈文,如清代汪启淑的诗句“闲题丽句寄瑶臺”,以及杜甫评价他人作品时提到的“清词丽句必为邻”。
三、例句参考
- “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
- “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韩愈,)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丽句”既强调形式上的对仗,也注重内容与辞藻的优美,是汉语文学中兼具结构美与意境美的表达方式。
别人正在浏览...
白马三郎白皙般运秉哲不壹差科头唱先蝉壳程效翅趫殠恶抽噎船体垂发葱茂打喜颠毛东驰西击斗叶杜秋反刍动物棼然佛螺浮瓜沉李俯擗符协高蝉工饩毫无逊色黑毵毵贱材詃惑剑龙鯨罟警敏宽痛轮扇旅窜马明菩萨妙处不传偏巧品调七观帖亲亲热热脐燃秋香确音桑笄赏附山国摄检蜃气楼诗材虽则跳腾外典挽额晩谬雾解现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