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et others know;inform;tell]∶訴說,申訴
父女們想起這苦楚來,無處告訴,因此啼哭。——《水浒》
(2) [imform;notify]∶向别人陳述;通知某事,使人知道
到第二學年的終結,我便去尋藤野先生,告訴他我将不學醫學。——《藤野先生》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3) [lodge an accusation against]∶受害人向*********門報告犯罪事實,請求追訴
亦作“ 告愬 ”。1.向上申訴。《管子·任法》:“賤人以服約卑敬悲色,告愬其主,主因離法而聽之。”《呂氏春秋·振亂》:“世主恣行,與民相離,黔首無所告愬。”《漢書·成帝紀》:“刑罰不中,衆冤失職,趨闕告訴者不絶。” 晉 李密 《陳情事表》:“臣欲奉詔奔馳,則 劉 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唐 元稹 《與史館韓侍郎書》:“ 逢 每寃其父之名不在於史,将欲抱所寃詣京師,告訴於司史氏。” 清 沉德潛 《說詩晬語》卷上:“無可歸咎,無可告訴,不得不悵望於天。”
(2).告知;對人說明。《史記·龜策列傳》:“王有德義,故來告訴。” 宋 楊萬裡 《景靈宮聞子規》詩:“今年未有子規聲,忽向宮中樹上鳴,告訴落花春不管,裴回曉月恨難平。” 明 徐渭 《雌木蘭》第一出:“把這要替的情由,告愬他們得知。”《警世通言·宋小官團圓破氈笠》:“ 宋金 将入贅船上,及得病之由,備細告訴了一遍。” 魏巍 《東方》第五部第十四章:“有一個想不到的好消息,我本來不打算告訴你們,好保持個突然性。”按,告知義今讀輕聲。
(3).特指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向法院控告犯罪人及其罪行,并要求追究其刑事責任的行為。《************共和國刑法》第二編第七章:“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罪,告訴的才處理。”
“告訴”是漢語中常用的動詞,主要含義是向他人傳遞信息、陳述事實或表達某種内容,其核心用法和延伸意義如下:
直接告知
表示主動将信息、消息或知識傳遞給對方。
例句:他告訴我明天有會議。
語法:需接“對象+内容”,即“告訴某人某事”(雙賓語結構)。
通過非語言方式暗示
可指通過表情、動作、環境等間接傳遞信息。
例句:她的眼神告訴我她很難過。
雙賓語結構
“告訴+人+事”是典型用法,不可省略對象。
正确:老師告訴學生答案。
錯誤:老師告訴答案(缺少對象)。
接從句
後接陳述性内容時,可用“說”引導從句。
例句:他告訴我(說)他要去旅行。
固定表達
必須明确對象
不可單獨使用“告訴”,需有接受信息的對象。
錯誤:他告訴。
正确:他告訴我。
被動語态限制
“被告訴”不符合中文習慣,通常用“被告知”。
例句:我被告知會議取消了(而非“被告訴”)。
詞語 | 特點 | 例句 |
---|---|---|
告訴 | 口語化,日常交流 | 朋友告訴我一個秘密。 |
通知 | 正式,官方或組織行為 | 學校通知家長參加活動。 |
告知 | 中性,書面或正式場合 | 請務必及時告知結果。 |
【别人正在浏覽】